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创新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 助力胃肠手术
春节期间,兰大二院普通外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急诊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2月5日,普通外科五病区使用创新达芬奇机器人“3+1”的模式,成功为胃肠肿瘤患者实施了精准微创手术,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为一名70岁的老人,因升结肠恶性肿瘤、胆囊结石入院。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普通外科五病区刘海鹏主任团队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3+1”模式为其进行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几乎无出血,从分离到吻合结束不到2小时,术后患者无并发症,恢复良好。
成功实施的“3+1”模式,是兰大二院普通外科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领域的又一创新突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3+1”创新模式的应用,则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刘海鹏表示,这已经不是该团队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第一次使用该模式了。目前在“3+1”创新模式下已完成了15例手术,包括胃癌、结直肠癌以及胃结肠双原发癌等多个病例。
【相关链接】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多采用“4+1”的模式(5孔法),国内之前有学者探索过“3+1”模式(4孔法),主要适应于远端胃癌,并且术中需要悬吊肝脏暴露术野。此次所采用的“3+1”创新模式术中不需要悬吊肝脏,主要利用患者体位改变以及打孔模式的创新来弥补减孔的不足,并且不仅局限于远端胃癌,在胃中上部癌以及结肠癌、低位直肠癌中也成功应用。
来源:普通外科五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