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连续救治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本部急诊医学科接诊了一位从外院转入的54岁重症肌无力合并纵隔肿物、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来院时,患者已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为患者紧急实施纵隔肿物扩大切除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文雄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患者意识淡漠,眼睑下垂,四肢肌力接近0级,呼吸肌群也全部受累,丧失了自主呼吸和咳痰能力。气管镜下可见大量黏稠痰液积聚在气道下段,CT检查显示双肺大面积肺炎伴肺不张。针对这一情况,科室在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患者的肺部管理,每日多次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
鉴于患者应用一线药物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黄立锋组织了包括胸外科、神经内科、影像科、输血科、风湿免疫科、药事部、内分泌科在内的多学科会诊,特别是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鲁明,在患者多个关键治疗节点均给予专业指导。
患者治疗过程颇为曲折,除原发疾病治疗需要口服大剂量“溴吡斯的明”易诱发胆碱能危象外,患者还因严重肺部感染需长期静脉使用大剂量激素,极易导致致死性感染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及时清除体内过高水平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并抑制新的抗体产生,成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在输血科主任张蕾大力协调下,重症医学科先后为患者进行了3次血浆置换治疗。然而,患者病情仍迁延反复,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居高不下。经过数次多学科研判,鲁明教授建议尝试使用特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经过3周的靶向药物治疗配合ICU高强度支持治疗,患者病情终于出现转机。体内抗体滴度开始缓慢下降,患者左眼逐渐能够睁开,四肢肌力快速恢复,呼吸肌群有较大改善,感染也趋于控制。
危重患者的长程器官支持治疗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前期治疗功亏一篑。性命相托,职责所在,科室对患者病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监测与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护士长文淑华的带领下,护理团队全程提供24小时精心照护。渐渐地,患者能够在床旁坐起,脸上也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又经过数日专业的脱机锻炼,患者终于成功撤离呼吸机(保留气切套管)。在确保病情稳定的前提下,患者已于近日转入胸外科进一步康复治疗。
在转出重症医学科前,患者满心的喜悦和感恩之情化作纸面上行行真挚的话语。他的妻子也热泪盈眶,回顾起多日来辗转数地的求医之路,这对同为基层教师的夫妻已身心俱疲,陷入绝望。但在北京朝阳医院,他们重新找到了希望。医患之间彼此信任,相互扶持,一步步走出困境,共同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