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2病区新技术为白内障患者装上“多焦镜头”
“远处的广告牌、近处的人、手头的病历,都看得清楚又舒服!”62岁的张先生一边将锦旗交到眼科2病区柯峰主任手中,一边兴奋的表达着自己术后的感受。
据悉,张先生是湖北十堰人,目前在浙江省台州市某医院担任呼吸科主任,在近一年时间里发现自己即使佩戴眼镜也难以清晰视物,于是特意赶回老家,找到柯峰主任进行诊治。经柯峰主任详细检查,发现张先生右眼视力仅为0.05,左眼视力也仅为0.02,右眼近视1000度,左眼近视1400度,双眼均散光375度,同时还伴有老花的问题,被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双眼混合性白内障。
虽然白内障通过手术植入晶体的方式可以解决,但传统的人工晶体一般为单焦点晶体,只能让患者“看得见”,但焦点之外的视力依然模糊,无法达到远、中、近全程高清视力,患者术后还是需要佩戴老花镜才能兼顾日常看近的需要。如果有散光问题,术后的视力也是模糊的。考虑到张先生的生活、工作对看远看近都有很高的需求,柯峰主任为张先生量身定制了眼科2病区新技术: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柯峰主任及栾兰医生为张先生手术,通过角膜上的一个微切口,顺利植入超薄晶体,全程仅约10分钟。术后测试结果显示,他的视力双眼看近视力0.8,中视力、远视力均达到1.0。张先生惊喜地告诉柯峰主任,自己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远、中、近都能看清,甚至能自行在夜间开车。
“如果把传统的人工晶体比作‘傻瓜相机’,那多焦人工晶体就像一枚兼具广角、多焦功能的精密镜头。”柯峰主任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开车、散步等属于远距离视物,看手机看报纸等属于近距离视物,普通人工晶体为单焦晶体,只能对焦于某一特定距离,即远、中、近距离中的某一段距离看的最清楚,其他距离呈现模糊的影像,换句话说,患者术后确实获得了良好的远视力,但看书报等近处物体,仍需佩戴老花镜,患者的舒适度大大降低,而多焦人工晶体的出现正好有效填补了这一空缺,多焦人工晶体把人眼看远、看近的焦点都设计在一个人工晶体内,能够延长景深、有效消除光学干扰,为患者提供清晰舒适的远、中、近全程高清视力,满足患者多场景的复杂用眼需求。这项技术还具有应用范围广的特点,青光眼、眼底病、屈光术后等复杂眼病患者,都可应用该技术治疗。”
目前眼科2病区目前新开展多种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如:植入散光型人工晶体矫正术后角膜散光,提高视觉质量;植入双焦点人工晶体矫正老视(老花眼),满足摘镜需求;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为患者提供术后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适应多种生活场景。针对性的个性化晶体选择,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获得满意的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