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获“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认证授牌
6月27日-30日,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期间举行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认证及建设单位授牌仪式,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医一附院)获批成为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2024年度第一批次建设单位,成为2024年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15家单位之一。据悉,全国已有超400家单位在瓣膜中心官网注册,覆盖27个省市及1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包括34家认证单位、94家建设单位、12个省市级瓣膜中心。此次授牌,成医附院心脏瓣膜中心正式成为全国94家心脏瓣膜中心建设单位之一。目前在心血管专业领域,成医一附院已建成了胸痛中心(标准版)、心衰中心(标准版)、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和心脏瓣膜中心(建设单位)。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重症心脏瓣膜病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既往的治疗策略以药物和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了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且经多年的临床证实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以重度主动脉瓣病变为代表,包括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和重度反流。上述疾病一旦确诊,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仅约50%,在既往,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对于高龄或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无疑是渴望获得第二次生命或改善生活质量的一个希望。但即便是微创介入治疗,TAVR依然较一般的冠脉支架植入,起搏器和射频消融等有更高的手术风险,如死亡、循环崩溃、起搏器植入和其他入路相关并发症等。此外,TAVR手术更需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超声医师和护理团队在围手术期的密切配合,因此,TAVR手术体现的是团队的综合能力。
瓣膜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有高水平、全面的心脏瓣膜病综合诊疗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提高心脏瓣膜病的诊断率、治疗率,从而提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近年,心血管内科以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在支部书记和科主任王沛坚教授带领下,在医院相关部门和多学科的共同协助配合下,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瓣膜中心建设单位的授牌,提示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的心血管内科的服务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好的为区域百姓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心血管内科党支部是全国党建工作样版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科室同时也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四川省首批限制类医疗技术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品、医疗器临床研究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心血管内科),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成为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标准版),房颤中心,心脏瓣膜中心建设单位。科室现有工作人员60余人,其中医疗高级职称8人、博士或博士后11人(含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科室人员先后获得全国卫计系统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好医生”及“白求恩精神践行者”称号、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等。目前开放床位110张,包括2个病区及1个CCU单元。每年出院患者约7000人次,介入诊疗手术5000余例。常规开展复杂冠脉疾病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IABP、起搏器及CRT/CRT-D,ICD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等。目前开展的高血压微创诊疗技术(RDN,AVS/SAAE等)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Circulation、JACC、Diabetes、Stroke、Hypertens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及摘要1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厅局级科研项目70余项。主持及参与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团队成员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技术创新奖,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获授权国家级专利8项,以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等参与撰写教材/专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