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为民 |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联合多学科成功为6岁患儿实施高难度神经鞘瘤切除术
近日,一位患有罕见神经鞘瘤的六岁小朋友巧巧(化名)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接受手术。这次手术既成功切除了肿瘤病灶,又保住了患儿神经功能,实现了手术治疗的最大获益,为患儿巧巧一家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小朋友巧巧生活在一个幸福家庭,是一个十分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原本平静快乐的生活。一天,巧巧突然发现右颈部长出一个鹌鹑蛋大小的肿物,这种异常情况也得到了巧巧父母的重视,立即于当地就医,可由于该肿瘤特殊的解剖位置,手术切除难度较大、风险较高,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未果。
颈动脉体瘤(carotidbodytumor,CBT)是起源于颈动脉分叉处外膜的一种副神经节瘤,是较为罕见的头颈部肿瘤。多数情况下,CBT是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常以无痛性颈部肿块偶然被发现。增大的瘤体可压迫神经,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CBT的主要方式。由于CBT的解剖位置复杂,病变常累及颅神经及颈部血管,手术致颅神经损伤(cranialnerveinjury,CNI)的风险也较高。
巨大的悲痛就如同这肿瘤一样,侵入了巧巧的家庭。“哪个大夫有办法?”“哪家医院能接收?”巧巧的家人感到无力与悲痛,几乎寻遍全国名医、挂遍各大医院专家号,只求获得“一线生机”。后经多方推荐,巧巧的父母慕名找到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东教授和副主任裴傲教授就诊。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面对巨大挑战,发挥多学科合作(MDT)诊疗优势,多次组织相关学科进行MDT会诊,为巧巧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治疗方案,使巧巧一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入院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裴傲副主任团队结合巧巧的病史,完善相关身体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巧巧为颈动脉体良性肿瘤,大小约3cm×3cm,该肿瘤位置刁钻,病情十分复杂,麻醉及手术的实施也有非常高的风险和难度。面对如此年幼且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创伤极大的患者,裴傲副主任团队在术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准备,请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血管外科、输血科联合会诊,为巧巧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严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
巧巧年纪虽小,但面对疾病却表现出相当大的勇气与决心,当知道手术前要剃光头发时,她并没有哭闹;当她知道术后身体可能会变虚弱时,也未向病魔低头。小巧巧一直告诉自己,有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叔叔阿姨们的帮助,要勇敢地面对疾病,她也坚信自己会战胜身体里的“怪兽”。在住院过程中,巧巧还结识了许多其他患病的朋友,他们互相鼓励,共同度过了艰难的时光。
手术日期很快到了,当医生准备带巧巧进手术室时,却出现了小插曲。原本还微笑着的小女孩紧紧地抓住父母的手,眼泪不禁流了下来。父母也感到十分心痛,他们轻轻地抚摸着巧巧的头,告诉她:“要相信和蔼可亲的医护人员,手术很快就会结束,爸爸妈妈会一直在门口等你,你是最勇敢的小女孩!”巧巧擦干眼泪,她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也知道这场战斗不止她自己面对。手术室里,巧巧紧闭双眼,默默地祈祷。她想起了父母和医生叔叔、护士阿姨们对她的爱和鼓励,心里便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手术“攻坚战”正式打响,张东教授凭借多年来的丰富经验及多学科医疗团队密切协作,最终成功为巧巧实施了神经鞘瘤切除手术。在此过程中,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始终关注巧巧的生命体征和感受,并及时调整手术方案和麻醉深度,确保了手术的安全和舒适,并精细分离把控,保证肿瘤切除的完整性。巧巧术后无并发症,一周即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巧巧一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也再次证明了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在脑血管病领域的深厚实力以及矢志为民的大爱品格。今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将秉承攻坚克难的传统,勤练内功,笃行致远,切实解决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痛苦,尽最大所能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撰稿: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