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命的自我拯救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技术造福高危和稀有血型孕产妇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高难度复杂手术相继开展,血制品的用量不断攀升,血源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部分患者的救治。为了缓解血制品紧张对临床治疗带来的压力,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联合产科积极开展自体输血技术,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2月18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接诊了一位中央型性前置胎盘患者,入院彩超提示:患者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胎盘完全性前置状态。此类孕妇产前、产时、产后出血风险高,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可能性大,会导致难治性产后出血,往往需要大量输血来挽救孕产妇的生命。因此,术前积极备血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血源及其紧张,短期内很难满足需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参与会诊后,经过产科韩冰主任团队认真评估和仔细论证后,决定对该患者采取贮存式自体输血。在充分与患者沟通并取得同意后,输血科于36+2周采集患者自体血200ml,后予铁剂,一周后患者血色素108g/L,恢复到采血前水平,12月25日术中患者回输预存式自体血200ml,手术顺利,成功分娩,安返病房,次日血色素114g/L。12月28日,产科另一位RhD阴性产妇又在输血科进行了贮存式自体采血,全程仅10分钟。
贮存式自体输血是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并予以保存,在其需要时实施自我回输的一种输血治疗方式。患者无相关禁忌症,血红蛋白>110g/L、血细胞比容>0.33、血小板>100×109/L、凝血功能正常,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一般在术前2-3周可开始分次贮存自体血,两次采血间隔5-7天,末次采血一般术前3-5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配备独立采集室、全套采集设备以及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已与多个科室联合开展自体血液或血液成分贮存项目,具备大量采集和回输经验。贮存式自体输血既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风险,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血液资源的依赖,被公认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实施的有效手段,部分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择期手术的自体输血率已达60%~90%。另外贮存式自体输血价格低廉,一定程度也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贮存式自体输血可部分解决血液供应紧张、稀有血型血液供应不足等的问题,也能有效减少异体血输入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此次在产科高危患者和稀有血型患者中的成功应用,也为今后更多外科患者术前备血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启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积极开展贮存式自体血项目,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血创造条件,为扩大血源、缓解血液资源紧缺现状提供新方向;同时输血科跟进自体输血前沿领域,正探索应用深度单采红细胞技术,创新性开拓患者血液保护的内涵外延,升级供血能力,实际解决患者难题,并践行学科高质量发展。
部门:输血科作者:虞文杰、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