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天ECMO,1次心脏移植,210天ICU坚守助大面积心梗患者重获新生
73天ECMO,1次心脏移植,210天ICU坚守……2023年11月8日,对于湖南常德47岁的曾大哥一家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中心的医护人员们来说,都是值得庆祝的日子。在过去的210天里他们共同经历了一场生死之旅,如今全面康复,从ICU过渡到病房,等待出院。
今年4月13日,曾大哥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加重于当地医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术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遂入当地医院监护室进行抢救。病情发展迅猛,曾大哥接连出现心源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状,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CRRT(持续血液透析)支持下勉强维持生命。为求进一步救治,4月26日,曾大哥带着ECMO、IABP等生命支持设备紧急转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中心,入院诊断为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曾大哥的情况极其危重,EF值(左室射血分数)仅23%,心肌严重坏死,几乎没有存活的心肌,且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同时又合并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等多器官功能受损。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条路:心脏移植。
在科室主任陈金兰和护士长谢霞组织下,科室立即成立医护一体诊疗小组,全面评估病情、制定诊疗护理方案、严密监测及时处理病情变化、精细化管理生命支持设备、细节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每天,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都翘首期盼着OPO(器官捐献获取组织)能带来好消息,在等待供体的漫长时间里,医护人员如顽强士兵,一次次处理患者出现的危急情况,一次次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在经历72天ECMO联合IABP辅助和等待后,2023年6月23日,曾大哥终于等到了配型成功的心脏。24日凌晨,供体顺利抵达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周新民、李建明、廖晓波、谭昌明等教授带领心脏移植手术团队在多学科的无缝隙配合支持下,连夜展开“换心”抢救行动,4个多小时的手术后,一颗鲜活心脏成功移植进了曾大哥的胸腔,随着血液地注入,心脏再次欢快地跳跃起来,为患者点燃生命希望!
手术成功实施,救治取得阶段性胜利。而作为“久经沙场”心脏移植术后监护“老兵”,大家知道还有一只只“拦路虎”在前方。手术虽然成功了,但曾大哥的基础条件太差,全身各器官系统指标都在报警,术后心功能维护、免疫抑制治疗、感染防治、各器官系统功能恢复、术后康复……,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如临深渊。
陈金兰主任、王燃燃副主任医师、吴晓明主治医师每天及时梳理各项指标,为其量身制定治疗方案,精准施治;临床药师周艳刚副教授每日评估及时提供用药指导;呼吸治疗师谢娟玉、王嘉睿循证制定呼吸治疗与气道廓清计划;特护团队每日制定并落实护理工作计划;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团队所有人员为了共同的目标拧成了一股绳。虽然术后曾大哥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消化功能紊乱,甚至几度发生心跳骤停等危急情况,因为他的坚强,因为家属的不离不弃,因为医护人员的不遗余力,每个关卡虽惊险,但都转危为安。
渐渐地曾大哥病情有了好转,生命体征也越来越稳定,为早期康复创造了条件。因为严重的原发病、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手术的打击、术后病情的不稳定、长时间卧床等导致曾大哥肌肉萎缩严重,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为0级,一个简单的床上移动四肢都难以完成。科室联合了康复师、理疗师、责任护士及家属实施一体化康复促进模式,循序渐进帮助曾大哥进行功能锻炼。在大家的携手努力下,曾大哥从自由活动上肢,到下肢肌力改善,到能床上坐位,到床边活动,这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大家心生欢喜。这几天,一早查房,大家都能看到曾大哥一脸笑容,稳坐着拿着勺子自己吃饭,频频向大家表达感谢。
在曾大哥住院救治中,他的妻子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也是医护人员最亲密的盟友,她的不离不弃让大家为之动容。从曾大哥入院起他的妻子就工作单位、医院两头跑,每天准时来到监护室鼓励他,协助进行康复训练。正是她这一路走来不变的坚持和信任给了医护人员一往无前坚持救治勇气与决心。她说:“我信任你们,愿意与你们一起承担福祸难测的风险,相信只要我坚持,就一定会有奇迹降临!”
生命是一个奇迹,救治就要一往无前,坚持就是胜利;人是一个整体,团队也是。每一个奇迹都在不断印证着这一句话。这一次,下一次,每一次,心外团队都会一如既往,坚持再坚持,努力再努力,直到看见生命之花绚烂!
来源: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作者:曾雅琳周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