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见病日——孩子发育落后、拉肚子,儿童血液科医生提醒 警惕这种罕见病
小丽经历10月怀胎,生下一个体重2.8Kg的男宝宝,一家人欢天喜地,给孩子取名“天天”。然而天天从生后两个月开始出反复发烧、拉肚子,每天要拉十余次黄灰色不成形稀便,而且味道恶臭,表面有油腻状的光泽或如泡沫状,可以漂浮在便盆表面,不小心沾在衣服上,很不容易清洗。
起初小丽以为小宝宝发烧、拉肚子很正常,可小丽渐渐发现,天天不但体重不增、个子不长,连抬头、翻身都比同龄宝宝晚,10个月了还不能独坐,不会滚和爬,眼神也呆呆的。小丽带孩子四处求医,检查发现血象异常、肝功能异常,但多家医院都没有得到确诊。几经辗转,小丽带孩子来到郑大一附院就诊,河医院区小儿内科三病区(小儿血液肿瘤病区)王叨主任医师、殷楚云主治医师通过天天的症状,迅速完善相关检查。
最终确诊为: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
小丽和家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病,在殷医生的耐心解释下,他们逐渐明白,这不是普通的发烧、拉肚子,而是一种罕见遗传病—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也称儿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综合征(简称SDS)。
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血液肿瘤专业王叨教授和刘玉峰教授联合会诊后,制定完善的个体化预处理方案,成功为天天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天天的造血功能重建,免疫功能重建,经过小儿内科三病区医护专业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天天症状好转,身高、体重都有增长,身体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在2月28日“世界罕见病日”之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小儿内科三病区(小儿血液肿瘤病区),殷楚云医生带大家一起了解SDS,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这种病,引起人们对儿童罕见病的重视。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临床表现
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营养吸收不良、脂肪泻或脂肪食物不耐受,生长发育落后,多在婴儿期发病。
②骨髓功能衰竭:约80%患者出现间断或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败血症等为常见表现,重症感染是SDS婴幼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进展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或伴病态造血,并有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可能性。
③骨骼发育异常:约40~80%的SDS患者骨骼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股骨近端和远端干骺端发育异常,二次骨化中心延迟、软骨发育不全、骨质疏松、肢体畸形等。
④还可累及皮肤、肝脏、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如毛发稀疏、鱼鳞样皮疹,牙齿发育不全及色素沉着,腹部膨隆、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流行病学
据报道,SDS发病率为1/75,000,患者通常在婴儿期发病,预期寿命30~40岁。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7:1。目前国际文献报道全世界累计不足1000例,国内报道少见。由于儿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常常出现误诊和漏诊。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发病原因
SBDS是SDS的致病相关基因,定位于人第7号染色体的q11区域,编码SBDS蛋白,主要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过程,并影响有丝分裂纺锤体的稳定、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运动、活性氧的调节、骨髓造血微环境等。约90%SDS患者SBDS基因突变检测阳性,仍有10%未能发现相关致病基因,目前尚未明确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相关性。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诊断
SDS患儿常以脂肪泻、肝酶异常为首发临床表现,但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未能明确诊断,随后出现反复感染、生长缓慢、骨骼异常、血细胞减少等典型特征,完善大便脂肪含量、血清胰酶、骨龄、胰腺影像学等检查,结合SBDS基因突变检测最终确诊SDS。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治疗和管理
①确诊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者可给予胰腺酶补充替代治疗,应定期检查外分泌胰腺功能的改善,随时间进展,酶替代可能需要停止,约50%的SDS患者在4岁时具有接近正常的胰腺功能。
②同时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并定期检查(每6至12个月1次),并在必要时更换。
③患者应接受由营养师提供的饮食咨询,均衡营养,并通过一系列身高和体重测量定期监测生长情况。
④SDS患者骨骼发育异常伴骨质疏松,需加强营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同时补充钙剂,对于肢体畸形者可行外科手术矫正,累及肝肾等其他脏器,可对症治疗。
⑤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可间断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患者应每3-4个月由血液科医生进行一次常规血液监测。转化为MDS或AML者可行化疗方案,但通常疗效较差,HSCT是这些患者唯一的治疗方法。
SD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虽然发病率很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SDS发病人数可能会被低估。一旦诊断为SDS,就应该被密切关注,由儿童血液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在内的团队进行治疗及管理。这种疾病无法通过药物治愈,大多数患者需要HSCT治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儿科专业最早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单位,“河南省儿童血液与肿瘤疾病诊疗中心、郑州大学儿童血液肿瘤研究所”均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河南省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大病、慢性病救助定点单位,河南省儿童血液病与肿瘤性疾病专科联盟盟主单位。2019年成为第一批全国儿童血液病定点医院和儿童恶性肿瘤(实体肿瘤)诊疗协作组单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及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我科全体医护愿为全省及全国儿童血液肿瘤患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