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异常?多学科专家来会诊!
传统的体检中心具备了较好的检验、检查功能,并能发放反映市民当时身体状况的医学报告,但对于体检发现的疑难异常问题,仍需受检市民自行就医。对于病情稍微复杂一点的患者来说,辗转求医不仅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也不利于“病向浅中医”的早诊、早治。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健管中心推出MDT诊疗模式
为了向市民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对性地对体检中心进行升级,将其提升为健康管理中心。在强调全流程健康管理的同时,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近日开启了为体检市民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的全新医疗模式,目前已开设了男性、心脑血管、肺结节、肠癌早筛等多个专业领域的MDT。
中山一院副院长朱庆棠教授表示,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健康管理的需求,中山一院已逐步建立“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防协同融合服务新模式。“我们不仅要关注后端的医疗救治,还要关注到前端的健康管理。落实疾病早筛、早诊、早治,让市民群众延长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朱庆棠副院长主持多学科健康管理启动会
多领域专家提供全流程健康管理
MDT模式启动后,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先后对两名心脑血管患者和一名小血管病变引发男科疾病的患者开展多学科会诊。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内科、康复医学科、男科领域的多位专家为患者提供联合诊断治疗,在健康管理端就开展头脑风暴为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提供方案。
▲多位专家为患者开展多学科会展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华教授表示,这是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展的首场心脑血管健康管理MDT。过去,市民群众在健康体检或就诊过程中发现身体有异常,拿到报告后还要再在门诊专科挂号,挂哪个科室、哪位专家,常常要自己摸索;去年以来,中山一院的体检中心“升级”成健康管理中心,市民群众拿到体检报告后可以在健康管理中心直接挂号,看相应的专家门诊。
为了服务多学科需求,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团队成员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健康管理中心洪华主任是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专家,张亚东副主任是泌尿男科专家,王妍副主任是心血管病专家,郑莹副主任曾在心血管病科任科护士长多年。
筹备免疫力提升健康管理门诊
洪华主任介绍,健康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陆续和男科、胸外科、胃肠外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合作,开设男性健康管理、肺结节健康管理和肠癌早筛等健康管理门诊、心脑血管健康管理MDT,打造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一站式”服务患者。
针对广大市民在第一轮疫情感染潮后普遍关注的免疫力话题,医院正筹备将免疫相关专科嫁接到健康管理中心,为体检市民提供免疫力健康管理门诊服务。在日益高发的大肠癌早筛、肺部小结节的应对处置上,这一模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近段时间,做肺部CT的人增加了,发现肺部结节的患者也增加了,很多人特别担心。”中山一院胸外科程超主任表示,实际上很多磨玻璃结节是良性的、非常早期的,不是一发现结节就要手术切除,“只要做好定期随访,观察结节有无变大、有无出现实性成分即可,患者不用过分担心。”
程超教授说,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大框架下,设置肺结节健康管理门诊有很多好处。“对市民而言,体检完有了结果能直接挂号,不用到门诊和其他患肺部疾病的患者“抢号”,就诊更舒心;对医生而言,健康管理中心的环境对舒缓患者情绪、科学宣教等都有好处,有利于为患者做好后续的指导。”
来源:南方都市报、健康管理中心
记者:王道斌
终审:彭福祥
下一篇:南沙院区职工食堂开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