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大鱼大肉,别忘了给胆囊歇一歇!
【杏林善医系列报道】第二百七十一期
前几天,肝胆胰外科来了位23岁的小伙子,一直和医生说肚子疼,主要以右上腹疼痛为主,已经疼了2天了。
原来小伙子跟朋友聚会,连续大吃大喝几星期后,觉得腹痛就来医院就诊,门诊医生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收入肝胆胰外科。入院后,科室副主任吴培生为小伙子尽早安排了手术,经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两天后康复。小伙子出院前感悟:“都是聚会惹的祸。”
朋友们聚在一起吃热乎乎的火锅,或是吃大鱼大肉、喝鸡汤等高油脂的食物,储存脂肪对抗寒流,而此时胆囊炎开始“伺机待动”。
胆汁的功能是消化脂肪,食用高油脂食物或饱餐后,需要更多胆汁来进行消化,这样就会刺激胆囊收缩,引起结石或胆汁排出受阻致炎症的发生。所以,每年冬天都是胆囊炎的多发季节。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症。约95%以上的患者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患者无胆囊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及体征
常在进食脂肪餐后或夜间发作,表现为右上腹部的剧烈绞痛或者胀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嵌顿在胆囊颈部所致的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并伴恶心呕吐,有化脓性感染时伴高热,体温可达40摄氏度。进行腹部检查时,可见右上腹部及上腹中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胆囊化脓坏疽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压痛明显。
▲检查提示胆囊肿大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切除的胆囊
保护胆囊有妙招
1.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及豆类:每年冬季,因吃火锅导致胆囊炎发作的患者很多,因此,在饮食上应少吃高油脂及高糖的食物,多以鱼肉和瘦肉取代肥肉,此外,避免强烈刺激的调味品,食物烹调宜多清蒸、少油炸;
2.不暴饮暴食,少食油腻:暴饮暴食会导致摄取过量的胆固醇,消化不畅,建议多用橄榄油,油腻饮食用以形成更多胆石,触发胆绞痛,所以饮食应该清淡,最好以素食为主;
3.多饮水,补充水份:每日至少须摄取2000至2500ML左右的水,对于稀释胆汁有帮助;
4.提高自身免疫力:适量运动,维持正常体重,有助于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的正常;
5.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抗病能力下降,促使胆石病合并胆道感染急性发作。所以,紧张工作的同时要注意休息,做好劳逸结合;
6.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气:心情不畅或者生气发怒,容易引起胆管痉挛,影响胆汁顺利排出,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以致不通则痛,引起胆绞痛发作;
7.保持大便通畅,缓解胆道压力:便秘会伴有腹压、胆道压力升高,也会相应的影响胆汁排出。所以,胆石病患者必须保持大便通畅,平时每天应该1-2次排便为宜。
8.健康检查:定期健康体检,若一直发生右上腹疼痛或体重减轻的状况,要赶快去医院做检查。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