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说|乘人才战略东风,促学科建设发展
入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年感想
烧伤整形美容与创面修复科杨荣华
十二年一轮回,在外磨砺了12年后,我又回到了医学职业的起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怀抱。曹杰院长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让人如沐春风:“欢迎回家!”
回来工作了一年左右,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市一院领导对人才不仅仅是简单的欢迎和接纳,更多的是大力的支持和培养。
我出生在广东韶关的一个小城镇,高考考上了广州医科大学(本科+硕士),从此走上了医学之路。硕士研究生阶段有幸师从于广州市第一人民烧伤外科的荣新洲教授——市一烧伤外科独立建科的奠基人。我作为荣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不敢辜负他的期望和心血,埋头于临床,醉心于科研,实验成果在国际烧伤权威SCI杂志《BURNS》发表一篇论著,成功实现了科室SCI论文零的突破,2007年毕业后因优异的表现得以留院工作。
工作三年后,为了学科发展和补充个人短板,于2010年脱产到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祁少海教授,毕业后因家庭原因到了佛山工作,暂时阔别了广州市一。我离开的这十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医院面貌与内涵日新月异,各项排名都在不断攀升。这很大也得益于院领导积极推动的人才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力度。我也是因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了华南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的考核,得以引进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于是,2022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我,毅然辞职回到了市一大家庭。
刚回到市一医院,仍然是那种熟悉的未曾离开的感觉,醒目的英东门诊,茂盛的大榕树,还有那刻骨铭心的“仁心仁术方便为怀”的基石。
但慢慢的深入细品,发现四处都有新变化。电子屏循环播放着科技进步奖的榜单,最显眼的宣传栏张贴着国自然项目获得者的光荣榜;医院传统的优势学科如消化疾病中心、老年病科、血液内科等地位更加巩固,新兴的优秀学科如心脏大血管外科,康复科等也在飞跃发展;医院在国际生物岛孵出了个“金蛋”——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吸引更多优秀的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可以交流合作,与临床并驾齐驱……“科技兴院,人才兴院”,我相信作为百年名院,沉淀的是坚守,焕发的是活力。
感谢院领导提供了好平台,感恩遇到医院发展的好时代。我作为引进人才,很快又被任命为烧伤整形美容与创面修复科的科主任,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科是由烧伤外科和整形外科合并而成。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及工业自动化,烧伤患者骤减;疫情及私立整形医院的兴起,公立医院整形外科的发展也面临瓶颈。在院领导高瞻远瞩的布局下,合并成立烧伤整形美容与创面修复科,充分利用三甲公立医院的资源和平台,融合互补,特色发展。
目前我科细分了三个亚专科发展方向,分别是烧烫伤救治、医学整形美容、创面伤口修复。近来我科临床上开展了显微修复、脂肪移植、毛发移植等新技术;科研上实现了几项零的突破:实现了国自然项目零的突破,护理科研项目零的突破,中科院一区SCI论文零的突破,影响因子10分以上SCI论文零的突破。
压力也是动力,既然医院能在众多省部属医院的包围圈中异军突起,坚信在院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走研究型医院,特色化专科的发展道路,我们学科也完全有信心和有理由能发展好。
作
者
介
绍
杨荣华
科主任、博士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与创面修复科,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硕导,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台湾整形中心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Frontiersinsurgery》编委,StemCellResTher杂志评审专家。
现担任国际烧伤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烧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医美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分会委员。
擅长领域:
从事烧伤、整形美容、创面修复工作15年,擅长各种疤痕的综合治疗,各种伤口的修复,创伤后的美容修复,轻医美和微整形,抗衰年轻化,毛囊再生植发技术,脂肪移植填充及其他常规整形美容技术。
来源:烧伤整形美容与创面修复科杨荣华
投稿邮箱:gzno1ho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