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可能产50个虫卵!经常眼睛发痒、眼睫毛脱落,要警惕了
日常生活中
你是否也有眼睛干涩、发痒
睫毛容易脱落、眼屎多的情况?
很多人以为是手机看多了
用手揉两下或者滴上几滴眼药水
发现还是不能缓解,怎么回事?
警惕!
你的睫毛有可能是感染了
蠕形螨
蠕形螨完成一代生存大概是三个月
也就是说,在90天内
一只螨虫有可能会在你眼睛里
产下约50个虫卵
什么是蠕形螨
一种是皮脂蠕形螨;
另一种是毛囊蠕形螨,主要寄居在毛囊和皮脂腺、睑板腺。
感染蠕形螨可直接导致以下疾病:
①干眼症
②麦粒肿
③霰粒肿
④睑缘炎
⑤过敏性结膜炎等
睫毛根位于睑板腺分泌油脂的管道开口位置。睑板腺分泌的油脂起到润滑眼球、保护泪液不过快蒸发的作用。所以螨虫寄生导致的机械损伤可能会导致睑板腺分泌油脂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问题。
蠕形螨主要以人体的皮屑和腺体分泌物作为食物,它们的活动场所集中在毛囊和皮脂腺中,而睫毛根部的睑板腺是排泄油脂的部位,因此睫毛和睑板腺就成了螨虫的蕴藏天堂。
一般来说,蠕形螨完成一代生存的时间为三个月,也就是说,在90天内,一只螨虫会在你眼睛里产下约50只虫卵。如果不及时除螨,它们会在眼睛里迅速繁殖,不断吞噬毛囊上皮细胞,从而引起毛囊扩张,导致睫毛脱落、乱生、眼睛红痒等问题,甚至有可能会引发各类炎症。如果影响到眼角膜,还会造成视力下降。
蠕形螨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及使用共用卫生洁具等,均可使蠕形螨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人体。临床观察发现,在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的儿童中,其父母或与其密切接触的亲属睑缘蠕形螨的阳性检出比例也很高。
1.接触宠物:接触了宠物后用手揉眼睛,有可能使宠物身上的螨虫进入眼睛,螨虫喜欢吃食人的汗液、分泌物等,导致眼睑皮肤上有螨虫寄生。
2.用眼卫生不良:患者可能不注意用眼卫生,常常未清洁双手就直接揉眼睛,这就有有可能产生螨虫,加上眼睑局部的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为螨虫提供了适合生长的土壤。
3.长期粘假眼睫毛:患者可能由于长期粘假睫毛,并且不注意清洁睫毛,导致螨虫的出现,螨虫通常会存在于睫毛的毛囊,眼睑部的皮脂腺也特别适合螨虫的生长,从而眼睛有螨虫。
4.经常画眼线:患者可能由于经常画眼线或是纹眼线,加上不注意画眼线以及纹眼线时候的眼部卫生,导致螨虫寄生在眼部的位置。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眼科中心
专门设立了除螨治疗室
可以帮患者在眼睛上下睑抽取睫毛
在显微镜下找出“元凶”
得了蠕形螨睑缘炎,能治吗?
A:当然可以医治!
第一步
先进行睑缘清洁,眼睑清洁可去除异常油脂、分泌物、过多鳞屑等,长效抑菌,减少细菌堆积,维持睑缘微环境稳定。
第二步
热敷(中药熏眼),可充分融化异常睑脂,促进睑板腺分泌。
第三步
用专用除螨巾除螨。
1、注意眼部卫生,尤其是爱化妆的女孩一定要彻底卸妆;
2、尽量避免种植假睫毛;
3、使用隐形眼镜要注意卫生;
4、保持手部卫生,并且平时不揉眼睛;
5、保持床上用品的卫生、清洁,避免让宠物上床,宠物定期做驱虫。
顺德妇幼眼科中心刘惠东主任提醒大家
若有相关症状,请到医院确诊
检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除螨治疗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眼科中心是顺德区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筛查、诊断、治疗的医院。
目前,我院眼科拥有眼表分析仪、角膜地形图、全自动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非接触眼压计、数码照相裂隙灯、视力筛查仪、光学生物测量仪、免散瞳眼底照相、广域成像系统、双目间接检眼镜、干眼雾化器、CO2激光、视觉训练仪等大量先进的进口眼科设备,为眼科诊疗工作提供设备支持。
眼科开展的业务有儿童眼保健、新生儿眼底筛查、儿童斜弱视矫治、医学验光、配镜、角膜塑形镜验配、视觉训练等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干眼治疗、激光手术治疗黄色素瘤、赘生物等疾病,眼整形:重睑术、眼袋切除术、内呲赘皮矫正术等、翼状胬肉切除术及角膜干细胞移植等显微手术。
刘惠东,眼科副主任医师、眼科副主任、高级验光员、CRT@100角膜塑形镜验配师,熟练掌握屈光不正、斜视弱视、新生儿视网膜病变、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眼底改变、干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擅长儿童青少年近视和弱视的诊治、视功能的检查与训练,致力于角膜塑形术防治研究。对角膜接触镜的临床应用和并发症诊治具有丰富经验,对疑难屈光不正问题进行个体化综合诊疗。
利海燕,眼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十多年。熟练掌握眼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疗效好。擅长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的诊治,近视的防治,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婴幼儿泪道疾病的诊治,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查,干眼、螨虫性睑缘炎、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霰粒肿、结膜炎的诊治。
林浩,住院医师。擅长结膜炎、干眼症等眼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及眼底病变。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的诊治和治疗。
【妇幼健康科普】撰文:眼科中心张素梅;编审:欣英、卢敏;审核:汪周艳;来源:部分资料来源于“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