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胃癌吗?要根治?做好这3点能预防
自从知道幽门螺杆菌以后,但凡有点胃胀气、胃痛,就怀疑自己也被找上门了。
更吓人的是,听说染上以后就会得胃癌,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今天我们邀请了消化内科的黄伟锋医生,一起聊聊这个问题!
有可能
全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达50%
幽门螺杆菌(Hp)
1
1
。中国大陆感染率为44.2%
2
2
,也就是每两个人中约有一个感染。
Hp感染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
3
:
Hp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仅约15%-20%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5%-10%患者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
仅约15%-20%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5%-10%患者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
Hp
约1%患者发生胃恶性肿瘤
约1%患者发生胃恶性肿瘤
,包括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
要警惕
虽然感染Hp到胃癌正常需要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四个阶段。
但大多胃癌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但大多胃癌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
《202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7年,胃癌位列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名,幽门螺杆菌是已知的诱发胃癌主因,也是一级致癌物。
如果不及时治疗Hp会一直破坏你的胃粘膜,时间一长,就可能发展成胃癌。
建议:
建议:
有条件者每年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有以下症状者更需要及时就医。
有条件者每年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有以下症状者更需要及时就医。
❶胃部疼痛:胃部出现绞痛、烧灼痛,或伴烧心、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进食后有食物刺激痛,提示可能存在胃部的糜烂、溃疡等。
❷腹胀:患者经常感到腹部胀满,即使未进食也会有腹胀不适感。
❸频繁打嗝:患者频繁地打嗝、嗳气,提示胃动力不足。
❹食欲不振: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欠佳,没胃口,并常伴消化不良的症状。
❺口臭:患者口腔会有难闻的、严重的氨臭味,就是大家闻到的口臭。
一般选择:尿素呼气试验包括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无创伤、方便,是一种检测准确性较高的非侵入性试验。
其他患者:本身需要做胃镜的患者,可直接选择胃镜取材检测。
视情况而定
对幽门螺杆菌无症状感染治疗与否的判断,建议大家及时就医,请医生作出一个专业有效的判断,不要自作主张,以免过度医疗或延误病情。
一般建议以下人群进行根除治疗:
胃癌高危人群:胃癌家族史、胃溃疡、胃粘膜病变严重(如合并胃粘膜萎缩、糜烂、肠化等)
胃MALT淋巴瘤、早期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溃疡
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伴有反酸、嗳气、腹痛、腹胀等不适)
长期服用质子泵制剂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首次根除非常重要,正规治疗根除率约90%,部分患者因各种因素导致杀菌治疗失败,需详细评估后再次治疗。
对于成年人而言,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是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年复发率不超过3%,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彻底或者再次感染。
1、规范用药
由于部分人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没有根据疗程、根据剂量服用药物,在症状得到缓解后药物就停止使用,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再次繁衍造成复发,因此要谨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2、治疗后的复查
在停药结束治疗后,一般要间隔至少4周,方可复查是否根除成功。如果失败,还可以及时明确下一步处理方案。
注意:检查时一定要确保之前的4周没有用过抗菌药物、铋剂,之前的2周没有用过各种拉唑、替丁等抑酸药物。
3、做好预防措施
避免感染Hp,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关键,尤其是进食卫生,
避免感染Hp,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关键,尤其是进食卫生,
因为
因为
“经口”
是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①
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食物,即使食用也要做好清洁消毒;
②
注意日常餐具的清洁消毒;
③
避免食用街边卫生资格不过关的路边摊等;
④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避免聚餐,或聚餐时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⑤
家长避免口嚼食物后再喂给孩子,加大儿童的感染风险;
⑥
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刺激。
不少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长担心传染孩子,最新的共识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做常规检测。
但两类儿童除外:一是直系亲属(父母等)有胃肿瘤病史的,二是患有反复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又找不到病因的。
普通的儿童感染者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且发生严重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风险低,但根除治疗的不利因素较多,根除后再感染率也高于成人,因此不推荐常规检测和治疗。
另外老年人根除治疗时,也应综合评估其身体及用药情况的受益比,才决定是否个体化处理。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幽门螺杆菌检查:挂消化内科医生的号→到院后医生开C13或者C14呼气检查→禁食3-6个小时→吃药→静坐半小时→呼气检查。
消化内科位置:医院门诊B区4楼
黄伟锋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博士
厦门大学副教授、厦门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主要从事于炎症性肠病及消化系统常见病(如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胰腺炎、腹泻、肝炎等)的诊治和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理;研究领域:炎性小体、离子通道及胞内钙。尤其在离子通道方面(膜片钳技术)的研究在福建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福建省内多所高校、医院(厦门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与本人开展膜片钳方面的科研合作。在国家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SCI收录30余篇,同时多篇论文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及市级优秀学术论文。主持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福建医学创新课题1项,福建省卫生厅青年课题1项,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等共9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和厦门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负责膜片钳方面的研究内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厦门市医学创新奖2项。
擅长: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胰腺炎、腹泻、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上午,周一、周四下午
扫描上方二维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11):745-756.
[2]Ren,Shuaietal.“Prevale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inChina: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vol.37,3(2022):464-47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刘文忠,谢勇,陆红,成虹,曾志荣,周丽雅,陈烨,王江滨,杜奕奇,吕农华.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6):364-378.
——
审核:林泓纬
编辑:洪小清
医院地址:厦门市镇海路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