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专科」在这里,六旬阿姨“变丑”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田阿姨今年61岁,13年前就发现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那时她便开启了漫漫控糖路。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糖越发难以控制。即使每日胰岛素总量已达50单位,同时服用降糖药,但是血糖依然常常高达20mmol/l以上。
为进一步控制血糖,田阿姨于今年2月份到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芳芳介绍,“第一次看见她,便觉得病情不简单。她声音粗哑,颧骨、眉弓突出,四肢肥大,皮肤粗厚。我当下是推测她的脑垂体里可能有个瘤子,便在门诊筛查了血清生长激素,结果显示异常,考虑肢端肥大症,便收住入院进行进一步诊疗。”
入院后田阿姨告诉张芳芳主任,其实她十多年前就开始发觉容貌有一些变化,刚开始以为只是简单的岁月蹉跎,便没放在心上。她说以前她也是个秀丽的姑娘,还拿出以前的身份证照片做比较。通过比较,确实可以看出她这些年容貌改变很大。
住院期间完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糖耐量生长激素抑制试验等检查,证实了张芳芳主任的诊断。垂体增强CT也发现她的脑垂体增大,考虑脑垂体生长激素瘤可能。
患有肢端肥大症的女子容貌变化
明确病因后,内分泌科联系了神经外科会诊,后续转神经外科进行“垂体生长激素瘤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田阿姨到张芳芳主任的门诊进行长期随访。目前,田阿姨仅需要按照医嘱用少量降糖药,就能控制好血糖,容貌亦有所恢复。
“现在手术做完了,以后一定会定期复查!”带着对容貌恢复的期待,田阿姨开心的出院了。
张芳芳主任介绍,肢端肥大症是一种隐匿起病的内分泌代谢疾病,95%以上由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瘤引起。垂体生长激素瘤往往生长缓慢,逐渐出现症状,典型症状和体征需要多年时间。因此,延迟诊断长达4.5-9.0年以上。肢端肥大症也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糖代谢等多器官/系统并发症。肢端肥大症患者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需要由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疗科、放射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联合制定。
张芳芳主任提醒,糖代谢异常是肢端肥大症最常见的代谢并发症,20%~56%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伴有肢体与面容改变,需要警惕肢端肥大症可能,及早到内分泌专科进行诊疗。
福州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简介
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是福州市内分泌与代谢病专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重点单位,为福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挂靠单位。内分泌科承担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卫健委、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卫健委等多项课题研究。
科室设置健全的亚专科,开设糖尿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与继发性高血压、肥胖与性腺疾病、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门诊以及甲状腺疾病MDT门诊,是我省收治内分泌代谢疑难、危重病例重点单位。
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目前已建成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设有糖尿病教育管理门诊和糖尿病病友俱乐部。配备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仪、智能末梢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无针注射器、微量尿白蛋白测定仪等设备,提高了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水平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最佳的血糖控制。同时在糖尿病足、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张芳芳内分泌科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三全天、周四上午、周六全天
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委员;
福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委;
福州市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常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垂体腺瘤发病机制。
擅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和急、危重并发症的抢救以及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对垂体腺瘤、胰岛素瘤、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疾病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内分泌系统少见、罕见疾病的诊治也有一定临床经验。
欢迎点击关注
来源:内分泌科杜晓娟、张芳芳
经市一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扫码关注福州市第一医院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