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十年筑梦,砥砺奋进——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再获“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授牌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成立10周年。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在北京主办了“2021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陈志辉院长、副院长周宁、脑卒中中心主任徐力教授、医务科负责人马燕妮、超声科主任蔡艳教授、神经科陈湛愔教授等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上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再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陈志辉院长代表医院上台领取了“高级卒中中心”牌匾。徐力教授荣获国家脑防委十周年“箐英先锋奖”;蔡艳教授被聘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陈志辉院长、徐力主任还应邀参加国家科研项目Enchanted2(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强化降压治疗的研究)的全国研讨会并发言。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10年来,在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指导下,医院党委始终把卒中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民生工程”和“传家工程”来抓,杨志刚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带领脑卒中中心及相关支撑科室,大力推进临床救治、防治网络、适宜技术推广、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建设。2017年牵头启动发布“湛江市脑卒中急救地图”;2018年成立“湛江市脑卒中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9年成立“湛江市脑卒中医疗专科联盟”并以联盟为平台,在全市推行统一的标准、规范、流程和服务,大力开展技术培训、资格认证和质控督查,规范全市卒中中心建设,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卒中防治中心取得了长足进步,杨志刚书记连续两次被国家脑卒中防治委员会授予“模范院长”;2020年8月医院被授予“中国千县万镇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基地”;省长马兴瑞、时任副省长张光军亲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调研指导卒中中心建设,对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陈志辉院长在发言中指出,虽然卒中凶猛、形势严峻,但是可防可治,关键要抓好卒中防治的“牛鼻子”,从根本性、系统性、长远性来着眼、着手、着力,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施治。他介绍,近年来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重点推进“1+8+N湛江模式”战略,从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高度,为打造卒中防治“湛江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以牵头单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为核心,8家二级基层县级医院为框架,加上N家乡镇卫生院。以学科建设、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核心技术、慢病联合为抓手,推进质量管控、层次治理、区域协同和流程监管,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管理,不断强化自身和联盟两个平台建设,实现一切为患者健康的目的。“1+8+N”战略实施以来,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平均DNT时间(患者到院到接受溶栓的时间)压缩到30分钟以内,最短DNT时间甚至达到20分钟。此外,联动全市12家成员单位,通过在学科、科研、人才、管理等方面全力帮扶,不断提高卒中患者整体救治水平。卒中联盟持续举办了8期全市静脉溶栓同质化培训,培养了全市23家单位162名专业医务人员。定期对成员单位进行质控考核并要求作出整改。
陈志辉院长表示,脑卒中防治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健康福祉,需要不断转变防治观念和工作重心,“十四五”期间将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不断加强自身和联盟内涵建设,联动全省,推进全市各级卒中中心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发展,为患者、家属和社会提供卒中防治的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大会上,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徐力教授被国家脑防委授予十周年“箐英先锋奖”。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1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卒中防治的第一线,除诊病、督查、教学、培训外,他从不缺席每一次社区筛查,不错过每一次“中风识别行动”志愿服务,见证着医院卒中中心自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奋斗历程。徐力表示,“10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卒中防治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显示,目前中国40~74岁居民首次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年龄≥40岁居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8年的2.32%,推算年龄≥40岁居民卒中现患人数1318万,每年190余万人因卒中死亡。我市受地域、饮食等因素影响,也是国内卒中高发地区之一,每年有新发脑卒中病人2万多人,特别基层老百姓对中风识别认识不足,基层医务人员对中风救治(适宜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都要有待宣教和培训。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通过复审再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授牌,标志着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在卒中绿色通道、多学科融合,以及构建区域性卒中预防与救治体系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更进一步激励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同心协力,为打造北部湾区域高级卒中中心标杆,争创国家级示范卒中诊疗中心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