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增能’癌症科普模式构建及应用示范”项目顺利启动
癌症是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当前社会重大民生“痛点”。而我国居民癌症预防知识和应对能力、基层防治机构科普能力“双缺乏”,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较为局限,发现的癌症大多以中晚期为主,给社会、家庭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癌防科普基地,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申请实施四川省科普培训项目“‘双向增能’癌症科普模式构建及应用示范”,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并推广“双向增能”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科普能力以及居民应对癌症的能力。
5月17日,“‘双向增能’癌症科普模式构建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及方案论证会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心召开。四川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张文彬、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秘书长钟海洛、四川省疾控中心健教所研究员李志新、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科普部部长罗琳、四川省宣教中心科普部部长李锐、科技出版社主编钱丹凝、项目组专家及成员等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吴建林担任主持。
首先,项目组主要成员、科普部指导庄翔对项目任务及内容进行介绍。该项目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科普队伍、开发一批高质量科普产品、建设一个肿瘤科普云平台、开展多维度科普示范为主要目标,通过组织医学、计算机、科普、媒体等多领域专家,针对目标人群及其需求,在健康教育学、行为干预、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指导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平台,建立“双向增能”科普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科普能力以及居民应对癌症的能力。
随后,针对项目内容及具体实施,与会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广泛交流、积极探讨,提出多方面改进性建议。
最后,吴建林副院长表示,《健康四川专项行动方案(20202030年)》中首要提出健康知识普及专项行动,要求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作为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和四川省癌防科普基地,该项目的实施既是满足群众需求、响应国家要求,也是癌防知识普及的公共卫生责任,还是为群众办实事、为民谋健康的社会工程。针对专家们提出的建议,项目组将广泛吸纳、积极思考,进一步梳理和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策划,做好时间安排,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作为科研课题,项目的实施、质控、评估及验收必须按照科研原则进行管理,项目全程应注意痕迹管理,保证资料妥善收集并保存。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双向增能’癌症科普模式构建及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将借助该项目实施,高质量开展癌防知识普及行动,提升科普宣教规范化、信息化、区域化建设,带动区域内癌防系统网络和媒体网络,搭建队伍、作品、平台全方位发展的癌防科普体系,构建并推广“双向增能”模式,直接和间接辐射到四川和西部地区,大力提升居民癌防意识,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助力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