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医技】室性早搏也能够根治了!
近日,宝鸡市中医院心血管病二科成功为10余例患者完成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术,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65岁的马阿姨,一直以来都有心慌心悸的老毛病,既往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博16000个左右,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一直以来,马阿姨都是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效果欠佳。此次入住宝鸡市中医院时复查心电图,判断其室早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有射频消融指征,遂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激动标测及起搏标测,确定消融靶点位于右室流出道前间隔,以35W的功率进行消融后,室早消失,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早完全消失,马阿姨的心悸症状也随之消失。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早的临床症状变异较大,重者可有明显心悸、心跳间歇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的频发室早可导致心脏扩大,发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早甚至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晕厥或猝死。
室早传统的治疗手段是药物保守治疗,但往往效果不够好,病情易反复,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传统的X光射线下二维导管消融术,由于无法立体显现心脏的解剖结构,使手术医师很难判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消融靶点,因而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三维电解剖系统的出现,令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可视系统下,医师们在手术过程中可以看到实时的三维心脏解剖结构,同时抽象的心电信号也被转化为不同的颜色,让手术更加安全、有效。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导管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具有消融靶点定位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风险低等优点。
可以说,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其通过消融心室异位起搏点可成功治疗室早。通过穿刺静脉或动脉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腔内特定部位,释放射频能量引起心肌凝固性坏死,从而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射频电流损伤范围较小,因此不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室早消融的成功率与室早起源部位有关,起源于流出道的室早消融成功率可达90%以上。三维标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可快速、准确地协助定位消融靶点,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近年来,宝鸡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与北京、西安等全国多家医院积极合作交流,目前已开展室上速、室早、室速、房速、房扑及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此次三维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宝鸡市中医院心脏电生理诊疗水平及心脏射频消融治疗技术迈上了新台阶,今后还将不断开展包括心外膜室速等其它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内的射频消融治疗,为宝鸡及周边地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福音。
王安杏,主任医师,宝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理事;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指南专题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冠心病与介入学组委员,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7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参加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诊治。在国家级及省级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一篇。先后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宝鸡市青年岗位能手、宝鸡市职工创新技术标兵、宝鸡市文明窗口服务先进个人,两次获宝鸡市九三学社先进个人、宝鸡市西关社区道德模范”,多次获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