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踮脚尖就能养生?关键是要这么做
生命在于运动,很多长寿老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长寿必须要有运动的参与。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很简单的运动——踮脚尖。
提起踮脚尖,或许大家都认为是芭蕾舞者的特有动作,事实上,它还是一种养生运动。中老年人平时多多踮脚,不仅可以避免损伤膝盖,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保健功效。
延用数百年的养生方法
踮脚尖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式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疾病的功效。
踮脚尖有哪些养生功效?
1
有益心脑健康
踮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排血量。
它不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勤踮脚,还能稳血压
踮脚,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保健,有血压问题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动作!
从西医的角度讲,踮起脚尖时,每次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收缩时所挤压出来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的排血量。
一个简单的踮脚动作,可以让血液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所以,踮脚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而从中医的角度讲,踮脚起到一个“潜阳”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中风的发生。
在中医理论中,脑溢血多是“阴虚阳亢”而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而踮脚则是一种很好的潜阳方法,“潜”在此处可作“引”解。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踮脚的方式调控血压时,并不能简单地踮脚,而是需要配合意念进行。
具体方法:
在踮脚的过程中,意念要跟随脚跟的位置上下移动。
尤其是在脚跟下落时,需配合意念下引至脚跟,下引至涌泉穴则最好。
简单来讲,就是在踮脚的时候,将思想、注意力集中到脚跟或集中到涌泉穴即可。
这样做除了刺激脑部气血运行外,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
特别适合阳气上浮、虚火上炎的疾病,如高血压、三叉神经痛等。
2
补助肾气
肾气虚弱、肾阳不足之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且效果明显。
3
防治腰痛
由于风寒湿邪客入膀胱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刺激膀胱经可以开通经气,通则不痛。颠脚跟法不仅可以刺激膀胱经,还可以防治腰痛、颈椎病、后头痛等。
4
防治中风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
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多几倍的刺激。
刺激脚根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这是一种潜阳的方法。
5
防治小便不畅
男性小便不畅,按西医来说,是前列腺病,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
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脚跟即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一个小诀窍。
6
除湿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八段锦中的最后一式,通过反复的踮脚动作,一方面可激活脾阳之气,使其气旺盛,增强水液运化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可震动人体的五脏六腑,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具体方法: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首先头向上顶起,随之两脚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时上下一起一落颠七次,注意足跟是在悬空状态下轻颠7次,接着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
踮脚的具体操作方法
1
踮脚跟
保持身体立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慢慢踮起脚尖,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
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2
踮脚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3
坐着踮脚尖
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或宠物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每次踮脚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
4
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也是自我调节。
注意事项
1、颠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导致了疼痛,不用担心,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2、另外,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不至于因坐得时间久了下肢麻木。
声明:本文仅为妇幼健康科普,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广东中医药
来源:广东中医药
编审(二级):健康教育科曾昭炜
审发(三级):健康教育科宋洁
健康教育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