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附院多学科合作,为机械通气患者取出移位的气管支架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镜室在麻醉手术中心与重症医学科协助下,成功为一名住ICU机械通气的患者取出已经移位的支架。
该患者是一名老年女性,此前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在外院行气管插管,病情好转后拔管,但拔管约3月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颈部CT提示气道上段狭窄,考虑为气管插管损伤后引起的瘢痕增生狭窄。由于患者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活动受限,遂转到我院进一步治疗。我院呼吸内镜室仔细研究了患者病情后,为患者置入气管硅酮支架,解决了患者气道狭窄情况,患者气促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
出院后一个月,患者突发脑出血,到当地医院行全麻下脑室引流术并在术中为患者行气管插管,术后患者气道分泌物多,难以清理,肺部感染进行性加重,无法撤离呼吸机,于是再次转到我院ICU进一步治疗。CT提示原来植入的气道支架已经被气管插管推离原来的位置,嵌顿在气管与右主支气管中间,阻塞了部分气道,造成管腔引流受阻,感染加重。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中心等专家研究病情后,一致认为,目前气管支架已移位,不但无法改善通气,而且阻塞了正常的气道,令分泌物排出受阻,为了患者早日康复,必须尽快取出支架。
在做好了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预案(如紧急气管切开)的准备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蔡欣副主任医师率领呼吸内镜团队,在麻醉手术中心副主任曹殿青主任医师的全麻护航下,为患者进行了硬质气管镜下气管支架取出术,在拔除气管插管后马上置入硬质气管镜,同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并用侧开钳抓取支架连同硬镜一起取出,衔接到经鼻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全过程在10分钟内迅速完成,患者血氧饱和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经过处理后患者气道通畅,安返病房,为下一步的抗感染治疗乃至脱离呼吸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蔡欣
审发:吴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