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简介
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即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隶属于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2007年由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揭牌落成。医院占地面积396亩,一期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本市首家公立康复医院、首家大学附属康复专科医院、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首批工伤康复定点机构,也是康复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基地。目前,医院已成为国家省(市)级三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全国区域性工伤康复示范机构、全国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资源中心、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医院被授予“全国残疾人之家”,连续四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等称号。医院建立了以康复医学科为主体,由内、外、妇、儿等共同支撑的康复服务和临床保障体系;按照不同病种及专业发展的要求,设置了神经康复、脊柱脊髓损伤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心肺康复、烧伤康复等亚专科;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医院采用联合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开展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等完善的康复治疗项目,在康复早期介入,改善身心功能障碍,重建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领域具有雄厚实力。医院年收治上海市80%左右的工伤康复患者,职业康复后的再就业率达78%以上,同时,积极发挥区域性工伤康复示范机构作用,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工伤诊疗中心。医院建有康复医学基础研究中心、智能康复临床研究中心、转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首批获得GCP国家医疗器械临床实验机构备案单位,重点开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神经调控与脑功能康复、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相关研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众多科研项目,发表了高水平论文(JCR专业领域一区或IF≥5)数篇;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项。医院配有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近红外脑功能仪等国际先进设备设施。依托同济大学建设一流的康复医学基础研究平台,设立一流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研究平台,一流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平台以及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配备有完善的SPF级动物实验中心以及显微手术室。医院致力于培养卓越康复人才,2013年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作,建设康复治疗学系,创建“2+2”(大学2年、医院2年)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精品教学。2019年,医院牵头建设的康复治疗专业通过了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教育机构最高等级(五年)的认证。同时,医院与30余所境内外高校建立了临床教学合作关系,承担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医院二期扩建工程是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2020年正式开工,计划于2023年竣工,建设完成后医院将拥有1000张床位。同时,医院还成立了浦东院区。未来,医院将继续着眼于上海社会事业发展大局,注重体现龙头引领与示范辐射效应,致力于建成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康复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科学研究和康复医学工程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同城医院
更多»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始建于184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目前由东西南北四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东院位于浦建路160号,于199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86875m,建筑面积2068...
详细»
-
-
北京天坛医院是由我国卓越的神经外科开拓者王忠诚院士一手创办,是一所以神经科为重点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1997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市卫生局共建,院、所成为“中国医院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天坛医院是世界三大神经...
详细»
-
-
详细»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有3个院区,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崇文门内大街8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号,始建于1886年,总面积达到33.6万平方米,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三级综合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
详细»
-
-
新华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自行设计建设的首家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9亩,总体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先后获全国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