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丨知命之年两次手术,医患共情战病魔
病床上的老郝要出院了,精神状态不错,坚强的他话不多,说起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两次手术经历,他感慨万千......
生活的重担压在他身上
“我还不能倒下”
50多岁的老郝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公司,百十来号人跟着他干,压力还是有的,平时也会有一些应酬,透支着身体。
3个月前,老郝突发昏迷被兄弟们送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他来的时候神志昏迷、呼吸已停,病情极其危重,手术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机会。”接诊老郝的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陈科宇。
老郝被紧急推进手术室,手术室外,20多个兄弟围着陈科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老郝的兄弟们把唯一的希望压在医生身上。
“我们在术前检查中就发现,引起老郝昏迷的原因是小脑巨大血肿压迫脑干,简单地说,就是人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了;它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急性期死亡率高达30-40%,致残率95%以上,是目前中老年人高致死性疾病之一;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陈科宇解释道,幸运的是老郝被送来的及时,紧急手术后脑部出血被清除,很快就清醒了。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在进一步的检查中我们发现,老郝大脑内双侧还各有一个颅内动脉瘤,两个“不定时炸弹”,随时有破裂的风险,一旦任何一个炸弹破裂,随时可能再次危及生命。”
3个月的心理斗争
“我这条命就交给你了”
术后老郝的身体逐渐康复着,在经历了各种并发症关口后,术后2周老郝可以下床行走了。虽然这次幸运的把后脑勺附近的小脑血肿及时清除,挽救了生命,但在老郝的大脑前方的颈动脉主干血管上两个颅内动脉瘤依然存在,为彻底解除出血隐患,老郝面临着再次手术的可能。
郝先生大脑的两个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俗称颅内“不定时炸弹”,这类疾病常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临床上常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出血)、动眼神经麻痹等症状为特点。动脉瘤的“破裂”常是产生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病,致死致残率极高,某种程度上说比普通的“脑溢血”更加凶险。提前的筛查诊断,在未破裂前的及时治疗是处理这类疾病的最佳时机。成都市二医院每年治疗颅内动脉瘤近200例,目前绝大部分颅内动脉瘤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手术的方式达到治愈的目的,术后2-3天即可出院,免开刀、损伤小;但如果一旦破裂颅内大量出血,往往需要开颅手术挽救生命。
术后的3个月里,老郝一直下不了“拆弹”手术的决心,但经常出现在陈科宇医生的门诊。老郝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不再为自己而活,他想的是家里年幼的孩子,想的是公司里共事的兄弟,想的是自己肩上未完成的任务......
“他是一个中年男性,比我年长几岁,双胞胎男孩的父亲,两个儿子跟我女儿差不多大,同样也是肩负着事业、家庭、生活的种种责任。”陈科宇医生也有共情,“我理解老郝的这种心情,担心又害怕。”
陈科宇医生多数时间是用心在与老郝交流。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候安慰是医学责任,是人性传递,是除了医疗技术之外,医患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
直到有一天,老郝对陈科宇医生说:“科宇,我这条命就交给你了,我把遗书都写好了,不行就让他们拖回去,不给你找茬儿!”老郝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拆炸弹”了。
第二次手术很顺利,2个小时后,手术结束;当全麻苏醒后老郝睁开眼看到陈科宇时,第一句话就是“辛苦了”;老郝湿眼角是湿润的。医生懂这个眼神,那是患者的感激、信任,也是医生最欣慰的时刻。
给予患者以援助,是医学的经常性行为,也是医学的繁重任务,其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治愈”。仁济医者正是怀揣着仁爱之心,关爱患者,给予患者以人性的温暖,才是行医路上的真谛。
文字来源
尚岚婷
图片来源
陈科宇
排版
李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