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医英才】陈科帆:感染病一线的“尖兵”
新冠疫情的发生
改变了世界
也让大家对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有了更深的了解
疫情的发生更是让以往“隐形”的
感染性疾病科浮出了水面
作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最近几年陈科帆和同事们一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共同守护着乐山的安全。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陈科帆和同事们轮流进入隔离病区,治愈了一个又一个新冠感染者,让乐山疫情一次又一次清零,更在第一时间建立起了乐山首个发热门诊,完善了新冠检测和筛查流程,筑起了抗疫筛查第一道安全防线。“抗击疫情和救治生命同样重要。”陈科帆说,“现在为了控制疫情,入院患者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但是仍有许多急诊患者需要紧急救治,无法做到两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除了开启急诊核酸检测通道,加急进行核酸检测外,还在各个科室和手术室设置了缓冲隔离病房和负压手术室,也为各个科室配备了足够的防护装备,就是为了让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也能得到医疗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其实早在新冠疫情出现以前,陈科帆所在的感染性疾病科就一直在与传染病打交道、作斗争。乙肝、丙肝、肺结核、艾滋病……这些让许多人眉头紧皱的疾病都属于他们的诊治范围。感染性疾病科也因为长期处于高危状态,让不少人望而生畏,也就导致了这一学科人才奇缺。采访的过程中,陈科帆不只一次地提到人才紧缺的问题:“我们这一科室长期与病原微生物做斗争,工作内容大都是国家法定传染病,有着传染性自然也有一定的危险。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的工作不可或缺,因为我们肩负着传染疾病前线哨兵的职责,需要有着足够的职业敏感性去鉴别、诊断、治疗传染性疾病。回顾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我们一次次地历经传染病的威胁,又一次次地战胜它,这是我们人类的战绩,也是作为感染科医生的意义所在。
在临床工作中
陈科帆也多次面临新的考验
几年前,一名患者由于长期低热辗转多家医院就医也没能发现症结所在,陈科帆接诊后,凭借感染科医生高度的职业敏感度首先询问了患者职业,当得知患者是名屠宰工人后,陈科帆脑海中的警铃响了,立刻为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患者感染了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布氏杆菌病。找到了源头后陈科帆为患者进行了规范化治疗,患者最终康复出院。“布氏杆菌病在牧区比较常见,但在我们乐山还属于少见病例,这类病原体一般在牛、羊等动物的血液和体液里,这位患者职业的特殊性导致了该病原体的感染。”陈科帆说,“所以,我们与其他科医生的不同就在于,我们会更敏感患者的职业和流行病学史,会问他们的职业,会问他们近期去过哪些地方。因为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传染病的可怕。”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陈科帆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人类在进步,病原微生物同样也在进化,甚至进化速度比人类更快。“就拿我们常见的肺结核来说,普通的肺结核感染后治疗周期大概在6个月,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应对的多重耐药的结核杆菌。当由于患者不规范治疗,普通的肺结核就成了多重耐药肺结核,除了治疗难度增加外,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的传播,对患者和国家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陈科帆说。在临床工作中,陈科帆经常会与多重耐药细菌相关感染性疾病打交道,为了更好地治疗这类疾病,陈科帆总结了近5年的临床数据,深入分析了耐药菌感染的病例,主持并完成了市级科研项目《乐山地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与耐药性检测》,为耐药菌感染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治疗建议。除了加强学习目前已知的法定传染病的诊治知识,陈科帆还将视野阔的更广。“随着世界各国交流频繁,传染病早已打破了地区性,所以我们只有着眼于世界,多了解世界各地的传染病才能更好地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陈科帆说。为此陈科帆在工作之余,还加强了对世界各地传染病资讯的搜集,了解疾病特性,关注病原微生物变异情况,以便在工作中能及时诊治,防止传染病蔓延。
“我们感染科的医生,就是要守好第一道安全线,除了尽力治疗好患者,减少传播源,更要提高职业敏感度,尽快识别传染病,将源头控制好。”陈科帆说。
陈科帆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
现任四川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新发传染病与重大疫情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管理分会青年委员、乐山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专委会秘书。西南医科大学讲师。参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的“培元计划”并获取实践培训及理论培训证书。
专业擅长: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长期致力于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流行病学的研究。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门诊地点:感染性疾病门诊
审核|陈正义孟祥贺
上一篇:【门诊信息】9月,这些专家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