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连续4天排“酱油尿”进ICU,全身换血成功保命
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输血医学科联合急诊ICU,对一例重症溶血性贫血患者实施了全血置换+血浆置换,成功使患者转危为安,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36岁女子排“酱油尿”,体内大量红细胞溶解危及生命
6月16日,36岁的李女士(化名)因“皮肤黏膜黄染伴酱油尿4天、反复发作黑朦”来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收入急诊内科后,检查发现患者血红蛋白仅28g/L,远低于正常低限120g/L。初步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黄疸。
什么是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红细胞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溶解,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所发生的一种贫血,起病急、病情重,多表现为寒战、高热、腰背痛、尿色加深,呈酱油样或浓茶样改变,还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血红蛋白下降。一般急性溶血性贫血以血管内溶血较为常见,患者轻则会出现贫血、黄疸等改变,重则会出现意识改变、凝血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出血,危及生命。
全血置换+血浆置换,重症溶血性贫血患者救治新方案
患者血红蛋白极低急需输血,而急性溶血性贫血原因复杂常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红细胞输注、常规内科治疗效果均不尽人意。
抢救生命,分秒必争。急诊ICU即刻发起会诊,请输血医学部共同会诊。通过对患者情况的分析,输血医学部主任程聪和东院急诊科主任毕俏杰、血液科主任钟玉萍讨论后,提出紧急给患者实施全血置换+血浆置换术的血液成分置换救治方案。
当天,在程聪主任的指导下,用2000ml血浆+8U红细胞(1600ml)为李女士顺利完成全血置换,第二天血红蛋白就上升至110g/L,患者头晕耳鸣症状明显减轻。为迅速清除体内的抗体和活化淋巴细胞,对李女士再次进行血浆置换,随后复查,相关指标已明显改善,溶血得到控制,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并转入急诊继续接受后续治疗。
程聪主任介绍,全血置换是一种结合血细胞分离单采和血浆置换的新技术,可以将患者体内含自身抗体的血浆和致敏红细胞去除并补充异体血浆和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浆中及红细胞表面含有大量抗体,因此即便输入大量红细胞也会很快溶解破坏,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反降。通过全血置换术可以清除患者体内大部分自身抗体,减少溶血,迅速缓解病情。目前已用于重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药物毒物导致的急性溶血、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青岛市市立医院输血医学部全面发展精准输血和输血治疗,不断突破新技术,除进行血液检测、血型参比、临床供血等常规的项目外,还开展多种血液治疗项目,如血浆置换、血液成分去除(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干细胞采集、富血小板血浆(PRP)等。此次成功全血置换的成功开展,标志着青岛市市立医院输血医学水平取得新进步,为疑难复杂危重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文/输血医学部周泽华
采编/文化宣传部徐福强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张小青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