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指标是正常人的100倍!“人工肝”抢回急性肝衰竭患者性命
“我现在变白了,精神也好了,我一顿可以吃两碗饭……”7月11日上午,湖南省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科(ICU)医护人员向71岁的曹娭毑打去回访电话,在电话那头,曹娭毑开心地说道。
急性肝功能衰竭,娭毑成了“小黄人”
今年3月份,家住长沙的曹娭毑在体检时发现肺部有病变,经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高血压、白细胞减少症、高尿酸血症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随即,曹娭毑在家人陪伴下到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
经过抗结核以及护肝、护胃、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曹娭毑的病情好转,出院后居家服药治疗。
但在服药时,曹娭毑没有按时规范化检查各项指标,也没有遵医嘱再进行护肝治疗。
5月底,曹娭毑因急性肝功能衰竭导致全身皮肤和双眼巩膜黄染,成了“小黄人”,并有急性肝衰竭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到当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时,医生考虑到她患有肺结核并在服药治疗,建议她转入湖南省胸科医院进行治疗。
“人工肝”治疗效果显著
在家属的照护下,曹娭毑转入医院内四科进行住院治疗。期间,在完善了相关检查后,曹娭毑急性肝功能损害考虑药物可能性大,由于肝功能损害暂无特效药,且考虑她的肝损害十分严重,请ICU主任医师龙飞华会诊,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转入ICU进行“人工肝”治疗。
“会诊时,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总胆红素数值升高,皮肤黄染情况严重,对此我们建议采用“人工肝”进行后续治疗。正常成人的总胆红素参考值为3.4-17.1微摩尔/升,而曹娭毑的总胆红素高达373微摩尔/升,接近正常人的100倍。”龙飞华介绍,通过“人工肝”技术可避免对曹娭毑肝脏进一步造成损害,对肝脏功能修复和后续护肝抗结核治疗提供契机、创造机会。
在ICU治疗期间,医院血液净化治疗医护团队考虑到血源紧张等多重因素,为曹娭毑制定了个性化的人工肝治疗方案,决定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即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DPMAS)和DPMAS+血浆置换的人工治疗方案。
经过4次DPMAS和1次DPMAS+血浆置换以及药物护肝等治疗,曹娭毑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治疗效果明显,皮肤和巩膜黄染较前减退,生命体征平稳,避免了肝移植的可能。在住院26天后,于6月22日出院居家服药治疗。
龙飞华表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血液净化治疗又是如何退黄的呢?
龙飞华介绍,对于患者目前而言,单纯的药物治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限,而通过DPMAS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达到退黄目的。
人工肝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物理装置,暂时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或与肝胆相关疾病的血液净化方法。其治疗机制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排除有害物质,补充机体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的肝脏功能,为肝细胞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肝移植的机会。
“人工肝技术的实施标志着湖南省胸科医院血液净化水平迈出一个新台阶,为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争取了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今后该项技术也将为更多危重症患者带来希望。”龙飞华介绍道。(重症监护科贾文华/宣传科杨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