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立秋阳消阴长,宜“润”勿“燥”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但“立秋”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已经来临。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所谓“热在三伏,秋后一伏”,末伏在立秋后第3日,早晚较凉爽,白天秋阳肆虐,气候闷热,素有“秋老虎”之称。所以立秋时节防暑措施依然不容忽视,且早晚温差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及小孩子,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秋天属金,性沉降、肃杀、收敛。气候肃杀,燥令司天,久晴无雨,天高气爽,到处一派干燥的景象。秋天以燥气当令,而燥气易伤肺金,耗损人体津液,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音哑、胸痛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皲裂、毛发不荣等症状。秋天的养生,人应之而奉收,阳气内敛,阴气渐长。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之说,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以防燥邪。特别是阴虚、血虚体质之人,更应注意滋阴养血。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按中医“五行”理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宋代养生家陈直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需多方诱说,使愉其心神,则忘其秋意。”
立秋之季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以应秋气之清爽,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减少房事,避免阳气向外发泄)。
立秋乃初秋之季,凉风时至,暑热未尽,且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古有云:“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其意是指四季变化与脏腑相关,要保护好,不能伤害。《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有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燥者润之”,适当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菠萝、花生、荸荠、蜜枣、乳品等;中药有西洋参、百合、玉竹、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黄精、桑葚、白扁豆等。多食柔润之品,少食辛燥之物,滋阴润燥、灌溉脏腑,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秋天让肺润起来!”
立秋贴秋膘的民俗流传已久,为了把夏季的“膘”贴补回来,立秋时建议多吃肉来长肉。从养生角度来讲,可以适当进补增加营养,但不宜大鱼大肉,要因人而异而“贴秋膘”。
立秋后仍有暑气,暑气夹湿,侵犯脾胃,导致泄痢,要注意防暑清热。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进入秋季,秋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百合2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玄参10g、川贝母10g、桔梗5g、麦冬10g、白芍10g、当归5g
沙参10g、麦冬10g、天花粉15g、玉竹10g、生扁豆10g、桑叶10g、生甘草5g
桑叶10g、麦冬10g、石膏20g、人参10g、胡麻仁10g、杏仁10g、枇杷叶10g、阿胶10g、生甘草5g
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甘蔗汁、煨川贝雪梨蜂蜜等各等分
科普专家
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
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性病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常务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专家指导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中药学》第一版、第二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中药药性学》主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17部,获国家、部、省基金课题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7年获得“荣耀医者”“中华医药突出贡献奖”。师承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和中央军委保健专家臧堃堂教授,曾任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7-199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作访问学者,从事中药降血糖药理研究和参与筹备香港浸会大学首届中医本科班。
医疗特长:擅长各种头痛及神经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癫痫、脑萎缩、老年性痴呆、脑损伤及脑手术后康复等脑病专科。并诊治急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疾病、月经病等内科杂病及肿瘤的中药调治及亚健康中医保健治未病等。
温馨提示:我院已实现与区域内地铁3号线、8号线、18号线无缝接驳,来院前可以刷羊城通购票,也可以提前通过手机端搜索“广州如约巴士”小程序,找到“中西医结合医院总站环线”线路进行网购,同时可以在相关的站点的站牌处扫描乘车码进行购票。
详情点击:【便民喜讯】“拥军便民如约专线”开通啦!环绕附近3条地铁站点打通公共交通最后1公里~
温馨提示
请关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选择“诊疗服务“-“预约挂号”,输入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信息来源:治未病中心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