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无植入,告别金属心
医生,能不能不放支架?您家人的这个病变,可以!在心内科,相似的疑问和要求经常会被患者提那么,什么样的技术既能让家属放心,受益又能让心内科的医生们自信满满地
给予患者及家属肯定的回答呢?
目前,药物洗脱金属合金支架是冠脉狭窄内科介入治疗的主流选择,很多患者对于金属支架的植入有心理负担。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出现既解除了冠脉狭窄,又消除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既从生理上治心,又从心理上治“心”。
77岁的张奶奶,近两月来反复出现头晕、胸闷,活动后有胸闷加重的现象,2月14日上午就诊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医生经仔细查体后,确诊张奶奶为冠心病,为进一步明确病情,医生建议张奶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心脏冠状动脉的其中一支血管右冠严重狭窄,建议植入支架治疗。
对于这个诊疗意见,家属产生了很大的顾虑,“要终身携带金属支架,而且还要长期服药”。就在家人犹豫不决时,医生针对家属对植入金属异物的心理负担,认为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较为适合该患者。在了解这一新技术适应症和风险后,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同意应用生物可吸收支架。
2月18日上午心内科医生为张奶奶进行了介入治疗,顺利植入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手术顺利,血管恢复100%通畅,支架贴壁良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2.9亿,其中冠心病患病人数约1100万,且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2017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约为75万例,植入支架数量超过110万支,冠脉介入治疗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冠脉介入治疗术发展至今已经历4个阶段:
第一阶段球囊扩张术:将球囊送至冠脉狭窄病变处,通过加压使球囊膨胀挤压斑块,从而扩大管腔、恢复血流通畅,但由于血管弹性回缩,再狭窄率较高。
第二阶段金属裸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具有支撑回缩血管的作用,可以挤压斑块,贴附于血管内膜降低血管急性闭塞,但由于内膜组织过度增生而发生再狭窄的风险。
第三阶段药物洗脱支架:通过在金属支架表面搭载微量药物,使之在血管壁组织中慢慢释放,以抑制内膜在支架周围过度生长,保持冠状动脉通畅,从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第四阶段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基体及涂层由可吸收材料制成,可在体内逐步生物降解和吸收,无永久性支架存留患者体内。
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吴家宽主任介绍到: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体内,一年期间起到了之前金属支架的作用,完成支撑狭窄血管,之后开始在人体内降解,三年左右可完全降解消失,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功能,极大地避免了长期的斑块、血栓卷土重来的远期风险,实现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这样患者的血管弹性、心绞痛症状均会缓解,不影响远期再次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不影响核磁检查,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心”的希望和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