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我院举行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焦虑障碍学组的第一届组长单位揭牌仪式
近年来,医院以党建创新为导向,从学科发展入手,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临床心理科学科优势,依托人才引进和培养,助推医院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日前,在医院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科室医护人员的见证下,举行“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焦虑障碍学组的第一届组长单位”揭幕仪式,这标志着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对我院临床心理科在焦虑障碍诊治的认可,预示临床心理科将在焦虑障碍诊治迈上更高的台阶。
根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世界精神卫生调查(WMHS)及跨文化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年患病率为:5.6%~19.3%。中国各类主要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成人任何一种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7.6%,广泛性焦虑(GAD)终生患病率0.3%。焦虑障碍作为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目前针对焦虑障碍的治疗缺不足,很多患者未能接受到足够的抗焦虑治疗,上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均很普遍,因此改善焦虑障碍的识别率及抗焦虑治疗的质量势在必行。
焦虑障碍作为一种心理疾病,病因复杂,迄今为止仍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但从目前的研究看来,焦虑障碍与个体的生物和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它表现为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预感到可能将要发生某些不好的事情和潜在的危险,而又难以应对时,内心的不愉快体验。
目前的研究看来,焦虑障碍与个体的生物和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它表现为一种内心莫名的紧张不安,预感到可能将要发生某些不好的事情和潜在的危险,而又难以应对时,内心的不愉快体验。与正常的焦虑情绪不同的是,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程度更加严重,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并且持续时间过长,患者为此感到痛苦,工作、学习、生活都受到影响。
对于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以药物、心理及物理治疗为主。目前的研究认为,焦虑障碍与患者五羟色胺能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GABA能系统、大脑额叶及边缘系统有关。其神经递质的抑制、吸收、释放和重吸收传递过程障碍是焦虑症发作的关键。
①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焦虑的药物主要有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等多种选择。
②心理治疗:适用于焦虑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方式有很多。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和暴露疗法等多种。其中,以认知行为治疗最为常见,临床应用最广,疗效最肯定。
③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放松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等。
我院临床心理科作为焦虑障碍学组的第一届组长单位,对焦虑障碍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将药物、心理、物理治疗相整合,对生物和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治疗,有信心通过相关的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情绪,恢复健康心态,回归快乐无忧生活。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医院将借助这次成为焦虑障碍学组第一届组长单位机会,进一步搭建起与行业顶尖专家的互动交流,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规范、先进的诊疗服务,努力推动精神卫生诊疗水平提升,用实际行动全力守护市民的心身健康。
供稿|彭灿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