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感染鹦鹉热,西总专家提醒市民注意做好防护!
近日,西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成功治愈两名鹦鹉热患者。
患者A,59岁男性,面点店老板(隔壁为屠宰禽类店铺),咳嗽、咳脓痰4天,高热2天,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点、结节、斑片、片絮影,右肺下叶实变影;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血液mNGS茶碱鹦鹉热衣原体,确诊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感染科为其实施莫西沙星联合多西环素抗感染后,好转出院。
患者B,57岁男性,待业,高热10天,干咳、气紧2天,胸部CT提示右肺中下叶斑片、实变影;纤支镜肺泡灌洗液mNGS查见鹦鹉热衣原体高序列,确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感染科为其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多西环素抗感染后,好转出院。
鹦
鹉
热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以后发现许多鸟类均可受染本病而感染人类,故认为称鸟热更为合适。
鹦鹉热的传播途径?
鹦鹉热并不只有鹦鹉是传染源,所有鸟类均易感染,其中以宠物鸟(鹦鹉、长尾小鹦鹉、金刚鹦鹉、澳洲鹦鹉)和家禽(火鸡和鸭)最常见传染源。
鹦鹉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或者呼吸道传播:
●接触生病的鹦鹉或带有病原菌的鸟类及家禽;
●吸入被这些鸟类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空气;
●吸入带有病原菌的羽毛及尘埃;
●鹦鹉热患者痰中可长期带衣原体,亦可造成他人被感染。
各年龄层、各性别对鹦鹉热这种疾病都是普遍易感的,而从事家禽饲养、宠物店工作人员、兽医师、火鸡经营者、屠宰场的工人等都是高危易感人群。
鹦鹉热的临床表现?
鹦鹉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潜伏期约1~2周,典型表现包括发热、寒战、肌肉酸痛、剧烈头痛、肝脾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胃肠道症状等;心脏并发症可能包括心内膜炎和心肌炎。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
鹦鹉热的预防?
●预防本病主要是勿与病鸟接触,进口的鸟类应检疫。
●严格养禽和鸟类贸易集市以及运输过程的检疫制度。对发生过感染的场所和房舍,给予检疫监督和消毒处理。在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应在饲料中掺拌四环素,以加强预防作用。必要时尚需采取检疫和进行隔离观察等措施。
●病例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鹦鹉热的治疗?
针对鹦鹉热衣原体的首选药物为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也有很好的疗效,治疗疗程为3周左右。
鹦鹉热恢复期较长,预后良好;但在老年或肺部基础疾病患者中,预后较差。
西总感染科专家提醒:如接触鸟类家禽后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温馨提醒:以上内容仅作科普宣教,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用药。
——图片源于网络,侵必删。
监制:高渝敏
审编:龙秋帆
责编:李柳静
编辑:胡冰燕
作者:【感染科】刘承瑞
刊期:第473期
来源:本号原创
投稿邮箱:hcxzr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