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市一」捂汗治流感 差点休克
流感高发,康康的儿子康宝也不幸中招,发烧到39°2,康康、康太听说捂汗能退烧、治流感,高温天气,便让康宝不开空调蒙头大睡,过了几小时后,康宝脸色苍白,头晕眼花,差点休克。
福州市第一医院急诊内科主任江金锋副主任医师表示,捂汗治疗流感并不科学,会引起病人脱水,严重者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休克。
得流感高烧不退捂汗后差点休克
康康:给康宝刚量了体温39°2,还全身酸痛、无力,怕是得了流感。
康康
康太:听说”捂汗“可以退烧、治流感。让康宝盖被子捂一捂,出出汗就好了。
康太
康宝:睡了几个小时,我汗一直出,可怎么感觉头晕眼花,想晕倒?
康宝
江主任:单纯靠捂汗治流感不科学,可能引起脱水甚至休克,康宝就是这个症状。
康康:那捂了这么多汗,热量不是都散发了,怎么烧也没退?
康康
江主任:退热不是靠“捂”出来的。康宝处于高热期,此时捂汗只能导致体温升高。真正想要散热,反而应该少穿点。
江主任:退热不是靠“捂”出来的。康宝处于高热期,此时捂汗只能导致体温升高。
真正想要散热,反而应该少穿点。
捂汗治流感不科学尤其是儿童
江主任介绍,在患上流感初期,患者可能会有怕冷、发热的症状,轻微发汗可以缓解症状,但捂汗多了机体会削弱对病毒的抵抗力,大量出汗容易引起患者脱水、严重者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休克,打乱机体内环境紊乱,反而不利于健康。
“此外,捂汗不能防治流感的发热症状。”江主任介绍,发热大致分为寒颤期、高热期和退热期。当发热进入「退热期」阶段时,身体会自发的通过出汗而散热,但这种出汗不是靠“捂”出来的。
江主任表示,如果处于「高热期」阶段时,真正想要散热,反而应该少穿点。尤其是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并不完善,在发烧加上捂汗的状态下,不仅无法出汗排热,反而会因为不能散热导致热量在体内储积,导致体温升到比调定点更高,导致脱水或「高热惊厥」,1岁以内的孩子更有「捂热综合征」的危险,比如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等。”
此外,江主任提醒,儿童,老年人,合并慢性病的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是流感易感人群,平时应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开窗通风、均衡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并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由于每年流感流行毒株不一样,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需要重新接种。”
防治流感这三点也是误区
房间内醋蒸、放洋葱能预防流感
江主任表示,通过醋蒸、放洋葱来预防流感没有科学依据。首先葱蒜能抑制细菌生长,但在空气中的杀菌作用微乎其微。其次若醋熏不科学,不仅不能防病,还有加重病情的危险。而且挥发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在熏蒸的过程中,会让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患者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会灼伤上消化道黏膜。
保持咽喉粘膜湿润能防流感
江主任表示,目前没有确切的医学依据能够证明通过多喝水、保持咽喉粘膜湿润能够预防流感。但不能否定“多喝水”会给身体带来诸多益处。
得了流感打喷嚏,要捂嘴
很多人咳嗽或打喷嚏,习惯用手捂嘴,以为这样可以避免将细菌或病毒传递给别人。江主任表示,实际上这样很容易将病毒或细菌传递到手上,再传递给他人。最好的办法是用一次性纸巾或胳膊肘遮挡。
来源:海峡都市报胡婷
经市一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扫码关注福州市第一医院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