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天雄 |《换“心”的人们》:医护团队
『换心』
“换心”一词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文学辞汇或心理学辞汇,我今天说的却是物质的,医学术语:心脏移植。
在我们医院有一组专门从事心脏移植的医务人员,18年来,他们已经为121位濒临死亡的患者换了新的心脏,使他们又能够像健康人一样生存。
随着心脏移植工作的开展,这组人有些从中年跨进老年,有些从青年步入中年,都成了非常熟练的专家。走在最前面的是医院心脏移植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微笑表达了对自己这一辈子人生内容的满意。
这一群人是我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稚嫩的小鲜肉变成现在的受人尊敬的专家的。脸上的皱纹,眼里的沉稳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
他们在工作中是这个样子滴。
说到心脏移植最让我震撼的是向供体捐献志愿者告别和致敬的仪式。全体医护人员整齐的向志愿者行鞠躬礼。这位捐献志愿者的器官可以使多个人生命得以延续,或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医生护士们也在祈祷他(她)的奉献精神得以长留人间。
心脏移植效果好不好与供体心脏缺血时间关系很大,所以获取心脏必须娴熟和快速。这是非常紧张的时刻,争分夺秒用在这里一点都不夸张。
然后迅速将心脏送到需要移植的手术室。
最后一步就是将心脏移植到需要移植的患者体内。获取心脏,运送心脏,移植心脏三个过程必须准确顺畅,其中一个过程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功亏一篑,满盘皆输的悲惨结局。听说有一次移植过程突然停电了,医生护士立刻用人工照明,然后迅速起动医院的发电设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我听了这个故事,恨自己不在现场,否则就能记录下这罕见的场景。
这位麻醉医生正在操控体外循环。你们是否还记得,我曾说过,麻醉医生都是大眼睛,这是再一次的证实哟。
在手术室,由于全身无菌装备,戴口罩,无菌规则等,医生护士是无法充分展现手术成功后内心的狂喜的。这样的动作还是我组织的。
手术成功一定离不开护士姐姐的工作,漂亮的护士姐姐在手术台上,医生叔叔们就会精力更充沛。
心脏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还有ICU的监护和回病房的康复。我是一个外科医生,在手术室以外拍的照片不多,所以没能介绍他们的工作,还要请大家原谅。第二部分讲述了三个心脏移植的小故事,近期发布。
中山市人民医院编辑部
来源:中山市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拍摄、文字:师天雄
一审:林茹珠
二审:冯蔚学
三审:郭小玲
就医须知
中山市人民医院就医要求(2022年5月31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