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检查,抽那么多血最后都去哪了?
相信大家在就医过程中都有过抽血的经历。医务人员会抽去我们身体中一部分鲜血,装入一个做了标记的小管子,再将其送入检验室进行化验。甚至有时医生会拿出好几个抽血管,一次性抽出好几管鲜血。
对于抽血
很多人都有不少疑惑
我们的医生在为患者抽血的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患者的各种问题
张大爷
早上吃的两个鸡蛋都被你抽完了!
陈婆婆
少抽点,血都被你抽干了!
黄嬢嬢
从个要抽几管哦,你们不会是坑我钱吧?
王叔叔
医生,你们每天抽的血,最后都去哪里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
附小宣就为大家讲一讲关于抽血化验的那些事
1
首先,为什么要抽血化验呢?
这要从血液的作用说起。人的心脏咚咚咚的跳动,就会让血液在体内不停地流动,人的血液就像是一条小溪,一道小河,一湾江水,起着运输的作用,把我们吃进去的营养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这些组织器官就像是工人,要干活,要起作用,更要吃饭的嘛!工人要吃饭,就要排泄,排到哪里?当然是血液里了。所以血液还要把各个组织器官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运到专门处理这些废物的地方去,最后排出体外。除了管吃管拉,血液还起到了各个工人交流的信差作用,大脑想给甲状腺写封信,血液就是送信的,肝脏想给肾脏寄个快递,血液就是快递小哥。
基本上人的全身各处都有血液流过,血液是个“万事通”的大佬,你身上哪里有毛病,问一下大佬,它基本上都晓得。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不直接去问有问题的工人?因为有些工人住的太远了,深山老林的,比如肝脏,隔了个肚皮,还是抽点血化验简单有效点。
2
那一般做什么检查需要抽血?
我们常规查体抽血化验的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四项、肾功能等;特殊情况下还可能会化验肌酸激酶、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肝炎病毒系列、肿瘤标记物等等。
3
哪些抽血项目需要空腹呢?
有时候我们在做抽血检查项目前,会被医生会道,“今天早上吃东西了吗?”因为有的检查要求空腹进行。有人就又疑惑了,为什么需要空腹检查呢?
在践行“空腹”这一要求时,有人前一晚滴水不进,觉得饿的越久检测结果越准确;有人前一晚大鱼大肉,以为睡一觉就完成了“空腹”;有的慢病患者把自己必须服用的降糖药、降压药等贸然停掉,乃至于让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真相是以上做法都不对!饥饿状态过长、未达到真正的空腹状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空腹”。非空腹条件下的血液样本,反而可能掩盖真实机体状态,影响检测结果的应用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空腹抽血呢?“空腹抽血”是指抽血前一晚清淡饮食,太油(火锅、肉)、太甜(蛋糕、点心)或太咸(泡菜)的食物就先忍痛割爱吧!不喝酒、咖啡和浓茶,不熬夜,不做剧烈运动。抽血当日清晨不进食,距前一顿间隔至少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但不建议超过16小时。
之所以需要空腹,是因为所有的检测项目全都有一个参考范围,而判别结果是否异常,则是用个人检验结果与参考范围相比较,超出参考范围,则算异常。参考范围的拟定大多数状况都是以健康人空腹抽血的检测结果为依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比较得出。如果个人抽血时不空腹,那么和参考区间就会缺少可比性,影响结果判读。进食后,由于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血液中的生化成分,如糖、蛋白质、脂类与各种无机离子等呈现暂时性变化。因此,用这种血液标本测得的各项结果,一方面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无法与空腹血所测得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因而也就无法获得准确的临床判断。
4
不同检测项目对禁食的要求不同
1、糖代谢标志物血糖、胰岛和C肽,骨代谢标志物以及血脂、肝功、电解质和血流变检测结果受饮食的影响较大,必须空腹。
2、肾功除了保持空腹,抽血前还需休息10分钟哦!
3、免疫球蛋白和感染标志物要求空腹是防止受“浑浊”的血清标本影响。
4、由于性激素有时间节律性,早上8点左右、未进食前空腹检查为宜。
5
为啥有些病人抽血时要抽几管血啊,不能一管血把全部的检查都做了吗?
很遗憾现在的医学条件还做不到,一方面原因是一管血的量不够啊,查了这个项目,另外的项目可能就不够了,只有等未来的技术更好了,检测需要的量更少了,可能可以实现“一管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血液标本保存条件不同,你看那些抽血管头头花花绿绿的,因为里面加的东西不一样,有些有抗凝剂,有些没有抗凝剂,有些有促凝剂,项目不同,血液标本保存条件就不同。
6
做一次检查抽几管血,对人的健康有影响吗?
前面说了,血液就像是一湾江水,抽血化验就像是从江水中取一瓢,一个健康成年人总共有大约5000ml血液,一管标本大约2-5ml,一次性抽个5、6、7、8管其实影响不大。你看一杯牛奶都有250ml,你几口就喝了,抽个血化验的可能就是一口水的量。
7
我抽去做检查的血,最后都去哪里了?
血液标本抽取后,会经历运输、前处理、取样检测、标本存留用作复检等一系列流程,标本检测后一般在检验科室暂存7天后再处理,以便复查,最终的处理方式是当做医疗废物统一进行特殊处理了的。因为来自人体的血液标本其实也是一种生物污染来源,可能含有传染病病毒啊、细菌污染啊等等,所以你看那些化验室门口都贴了一个大大的“生物危险”警示标志的嘛。
文/黄先俊、叶婷
图/江丽娜
校对:黄黎
主审:王伊
投稿邮箱:xcb026@126.com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减肥针
丨
野生蘑菇中毒
丨
辣味科普
丨
体检问题
丨
妇科问题
丨
野菜中毒
丨
外阴白斑
丨
孤独症儿童
丨
饮酒健康
丨
泌尿系结石
丨
无痛人流
丨
春节就诊指南
丨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丨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
丨
龙虾手
丨
淋巴肿瘤
丨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丨
血儿茶酚胺测定
|
高血压
|
苦瓜中毒
|
孕期超声检查
|
入院注意事项
|
孕妈妈“黄码”咋个办
|
核酸检测
|
脊柱科普
|
药驾
|
辐射科普
|
甲亢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备孕知识
|
健康运动
|
冠心病
|
脱发治疗
|
维生素该怎么补充
|
粪菌移植
|
上一篇:家长们注意了!
下一篇:感冒来点阿莫西林?你吃错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