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专科」兵不血刃——ERCP下胆道肿瘤射频消融:巧火烧可尽,胆道通又生
通过一根导丝,借助十二指肠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找到胆管内占位,再借助射频消融术,将肿瘤细胞“烧死”!使阻塞的胆道恢复畅通。
近日,86岁的老人林大爷在福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与消化内镜室,通过这一技术成功治疗了全身发黄的问题。而导致他全身变黄的原因,是胆总管长了一个肿瘤,造成胆道梗阻引发的。
近年来,福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与消化内镜室,不断挑战手术难度,运用成熟的ERCP技术,每年成功治疗胆道结石、胆管肿瘤等患者达数百例。
86岁老人胆道被堵变成“大黄人”
一个月前,86岁的林大爷脸色越来越暗黄,由于年龄比较大,他没有观察到脸上的变化。前段时间,亲戚到家中看望林大爷,觉得他脸色蜡黄蜡黄的,明显跟正常肤色不一样,提醒了大爷和家里的其他人。在家人陪同下,林大爷前往福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医生安排林大爷做了抽血、腹部彩超、CT等检查。血检报告显示,胆红素已经高达271微摩尔/升;腹部彩超和CT也提示胆总管下段有一个占位。综合林大爷的症状及检查结果,医生怀疑他的胆总管可能长了恶性肿瘤,肿瘤堵住了胆道,才引起他变成了“大黄人”。
挑战高龄高难度
EPCR“杀死”胆总管癌细胞
一般的胆道直径只有4mm-6mm,想要明确里头的占位是结石或是肿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外科手术,一种是ERCP。福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与消化内镜室主任陈泽宇介绍,外科手术范围大、创口恢复慢、住院时间长。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考虑到林大爷年龄大,又有其他基础疾病,家人最终选择了通过ERCP进行诊断及治疗。
滑动查看手术图片
在ERCP手术的过程中,陈泽宇主任带领团队,首先通过一根导丝,借助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找到胆管内占位,当即发现了一个肿瘤,随后通过胆道刷检为林大爷进行了病理检查。紧接着找到占位具体位置,通过射频消融术将肿瘤细胞“烧死”(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毁损生物体内已经发生癌变的组织达到治疗),最后借助金属支架,将被阻塞的胆管撑开,起到持续引流胆汁作用!
术后,林大爷的胆红素明显下降。术后的病理结果也证实了其胆总管的肿瘤为腺癌,且已经为中晚期。
胆道肿瘤早期无症状
一发现多是中晚期
“胆胰肿瘤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不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鉴别,且因解剖结构复杂及肿瘤生长特点等原因影像鉴别困难,临床上容易误诊。”陈泽宇主任介绍,老年人好发肿瘤,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出现黄疸严重,即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时,往往是肿瘤中晚期。而中晚期的病人,疾病常已无法彻底切除,对于有手术机会的病人,不仅切的范围大,且并发症多;高龄,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ERCP,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ERCP难度大,十二指肠乳头为胆管、胰管开口汇合处,仅靠一根导丝要准确伸入胆道,还要准确判断肿物的位置,很考验医生的在手术中的经验。
陈泽宇说,福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与消化内镜室开展ERCP已经十分成熟,一年完成数百例。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福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与消化内镜室是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福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分会、福州市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室。目前设有门诊、病房和内窥镜室,其中1981年内窥镜室在我市率先成立,历史悠久。
消化内科与消化内镜室不断发扬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临床教学上的优势,重视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及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积极进取,开展高新技术,以仁爱的医心、清廉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医风、温馨的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先进、规范的诊治及优良的医疗服务。
来源:院办
经市一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扫码关注福州市第一医院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