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特辑」小天使遇到大天使,温暖与爱无限——国际护士节,带你走近儿科护士,倾听治愈系故事
“5·12”国际护士节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面对时而哭闹,时而不讲道理,甚至还不会说话的小娃娃,儿科护士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但一袭白衣,被唤做天使的他们,总是像拥有超能力,能使出十八般武艺,搞定孩子们,治愈孩子们,同时也被孩子和家属们治愈着。
“5·12”是国际护士节,带您走近这群照顾天使的天使护士——福州市一医院儿科护士团队。
察言观色
能“灭火”的美女护士
“去医院,大多人找的是医生,而在我们儿科有个现象,很多家长指名道姓,要找杨清香护士。”儿科主任严争主任医师自豪地说。
清香护士不仅人美,心更美。她主要负责儿科门诊导诊,以及儿童保健、残疾鉴定等工作。多亏了有她,候诊室里多了笑声少了哭声,多了理解少了纷争。
而她的秘诀就是察言观色,第一时间把纠纷火苗扼杀在摇篮里。
前些日子一个门诊爆满的上午,在门口导诊的她一下就注意到女士,怀抱着宝宝开始变得焦躁,抱怨着已经过了预约时间,可还没轮到她。眼看火苗要燃起来了,清香赶紧上前安抚。“主任看病仔细,对每个孩子多花了些时间来交代细节,所以让您久等了,不如我先给孩子量个身高体重,画个生长曲线图吧。”用这样的方法,这些年清香灭了不少小火苗。
她不仅能搞定家属,对孩子,也很有招数。襁褓里的小宝宝,她一抱就不哭,她懂得抱着宝宝找会发声的按钮玩,大孩子等得不高兴了,她就会找出玩具或者故事书,“你看完一个故事,说不定就轮到你啦”。
有她导诊的日子,门诊加号的特别多。“家长们大包小包的,不忍心他们老大远奔波。”清香总是怎么说,有时残疾鉴定一做就要一个多小时,她就自己加班帮患儿做,“换位思考,家长们不容易。”
她不仅充满热情,还专业,很多家长慕名找她。宝宝健不健康、发育情况,她总能细心发现。她曾在查体中发现孩子隐匿的疾病,比如前阵子发现一位早产宝宝眼睛不对劲,避免了孩子失明。为了做好儿保工作,这些年,她曾到南京、上海、厦门等地进修学习,还将早教内容融入儿保,为家长们答疑解惑,许多家长成了她的“铁粉”。
记者注意到,儿科门诊的布置充满童趣。同事说,那都清香倒腾的。年初,儿科门诊换了新地方,清香就淘宝各种贴纸,装饰门诊。瞧瞧孩子们惧怕的雾化室,有了蓝天白云,像极了孩子们的乐园。
“很忙,但很幸福。”清香说,很幸运,自己是喜欢而工作。
叙事护理
一颗榴莲味的能量糖果
最近,新生儿科病房外多了一个“天使信箱”,信箱旁张贴了一封致家长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不要太担心,在新生儿科里,护士姐姐会变身袋鼠妈妈,将我抱在怀里,给我足够的温暖与安全感。如果想我了,可以让护士姐姐拍个照给你们,或者给我写信……”
信箱和信是蒋丹炜护士和同事们一起策划的。原来,疫情当下,新生儿科封闭式管理,爸爸妈妈不能陪伴着宝宝,着急都写在脸上。蒋丹炜护士就想了个“天使信箱”的办法。宝宝的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写信,而护士姐姐会把信中的内容念给宝宝听,一言一语诉说着思念。这些信件会留存下来,等宝宝出院,一起交给家属。“我想这将成为他们一段难忘的记忆”。
蒋丹炜护士在儿科工作16年,其中一半的时间在新生儿科。新生儿科收治的是出生28天以内的新生儿,患儿年龄小、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都需要更精心、耐心、细心呵护。身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她还记得有一次在儿科抢救结束后,身心俱疲地走到隔壁病房,忽然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递给她一颗糖果,“姐姐吃糖吧”,让她瞬间恢复了力量。“我永远忘不了,那是一颗榴莲味的能量满满的糖果。”丹炜说,儿科很累,但医患间互相治愈,总是给她坚持的力量。
儿科的护士,一边面对毫无自理能力的患儿,要有无限的耐心和爱心,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焦灼不安的家长,不厌其烦地安慰、解释。为了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丹炜护士把叙事护理也带到了儿科。叙事护理是叙事疗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实践。曾经遇到一个奶奶,孙女因高热惊厥住了进来,奶奶很担心,不知怎么办才好。巡视病房,和奶奶沟通,聊着聊着奶奶就流下了眼泪,轻轻拥抱了奶奶,用叙事护理的外化、解构、改写等技术,奶奶逐渐打开了心结。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护士是陪伴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可以增加患者走夜路的勇气。”丹炜说。
精准穿刺
恨不得自己的血管
能派上用场
早产儿的血管比头发丝还细,如何打开隐藏的“生命线”,有着13年儿科护理经验的PICC专科护士林小平总能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儿痛苦,让家长放心。
曾经有个体重只有900多克的早产儿,腿也只有成年人拇指粗,为了宝宝搭起了营养供应的生命之桥,在保持36℃的保暖台上,小平护士备受炙烤,一动不动坚持近4个小时,成功置入PICC导管。
因为技术了得,其他科室遇到难题也总会找她帮忙。烧伤科一个孩子,全身大面积烧伤,四肢上找不到能注射的血管,外援小平到了,用一个多小时便解决了问题。
“孩子血管细,特别是早产儿,根本找不着血管,这需要我们一直摸索,提升自己,了解全身的血管分布。”为了找感觉,小平生病打针挂瓶从来都是自己“下手”,同事都十分佩服。
“有时候看着孩子没血管,恨不得自己的血管能派上用场。”小平笑着说。
儿科护士长游晓青介绍,小平、清香、丹炜是儿科护理团队的缩影。儿科收治的都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有的是还没学会呼吸的早产宝宝,有的是爱哭闹的一周多岁宝宝,还有不配合的叛逆娃娃,比起成年人,护理难度可不小。
科室50名护士不仅个个都有爱心,而且热爱学习,通过不断“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引进新技术,新理念,练就十八般武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每个孩子,我们都要投入百倍的耐心和细心。”游晓青说,让她特别骄傲的是,科室里几乎没有哪个护士没有被家长骂过的,但没有任何一个护士有怨言,这群天使们总是默默奉献,守护着属于我们的“精灵”,一句谢谢、一个爱的抱抱,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必将全力以赴,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来源:福州晚报陈丹
经市一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服务号
订阅号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