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志】我是火围山方舱医院的B4区工作的一名“大白”
大洪水时代,诺亚方舟留存了生命的火种,而“新冠”肆虐下,火围山方舱医院也像是“渡过疫海之舟”这样的存在,而我有幸成为了方舟上的奉献者、守护火种的人。
对我来说,方舱是我工作的所在,但它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面充溢着人间烟火。
在方舱里,防护服是我的每日穿搭。我的防护服上有两个红色的爱心,一个贴在我的背后,上面印着我的名字,一个贴在我胸前的左侧——心脏所在的位置。
我很喜欢我的鞋子,它本来是纯白的,但入仓前可爱的护士妹妹给我们每个人都画上了不同的图案,使其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专属于我的高级定制。这些可爱的小图案表达了我们对抗击疫情的美好心愿,穿着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
防护服就像我的铠甲,穿好它是对我的保护,更是对每一位病人的保护。每天入舱前,我熟练地整理头发,扎出一个令我头皮发紧的马尾,盘好,带上口罩和第一层帽子。确认没有露出了一丝头发,我小心地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紧紧地盖住整张脸,再戴上手套、鞋、扎紧袖口,层层叠叠,完成一切后,我才迈步进入方舱的世界。
我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大白”小伙伴。第一天进入方舱时,我们手拿小红旗,在国旗前合照,鲜艳的红色在我们胸前、手中、身后跳动,虽然厚重的防护服遮盖了“大白”们的脸颊,却没有遮住“大白”们眼中闪动的笑意。“泉一加油!”——我们用照片记下了这的一刻。
进入方舱意味着工作的开始。我们不是士兵,但方舱就是我们的“战场”,在“战场”上,我丝毫不敢马虎,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次战斗:测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采集核酸、消毒床单、分餐……
住进方舱医院的患者很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有腿脚不灵便的老人,有天真懵懂的小朋友,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都系着家人们的担忧与牵挂。面对病魔的恣肆、亲友的分离,人们的情绪也需要得到照顾。在火围山方舱医院,我们在给予舱友优质的医疗之外,也共情着他们的忧愁。
我们希望方舱医院不是一个冰冷的封闭空间,而是一个温暖的“家”,在这里,处处可见烟火气息。
我们打印出了舱内医生的二维码名片,张贴在床头及大白身上,查房的时候告诉患者有问题也可以扫码线上咨询,为患者提供了倾诉烦恼、排解焦虑的便利通道。
我们组织舱内生日相近的患者共同过生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曲生日歌、一群人、一张张欢乐的笑脸,构成了别样、难忘而又温暖的生日。
我们开展防疫知识抢答比赛,让患者在欢乐的抢答互动中掌握防疫相关知识。
方舱医院还有着一群小朋友们,他们是方舱里最稚嫩的生命,也是最鲜活的。在与他们打交道时,他们的生命力也总是能够感染我们。
我们为小女孩扎好俏皮可爱的马尾;
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做好手卫生。
带领着小朋友们学习进步。
除了小朋友,这里也有大朋友。护士长为高中生提供英语阅读材料,让他们在方舱内也能够拥有学习的条件,治疗学习两不落。
有时候,火围山方舱也会响起音乐,舱友们在音乐的节拍下翩翩起舞。闲暇时光里,大家又唱又跳,乐观积极面对病痛的场景振奋人心,令人动容。舞蹈不仅仅是肢体的韵律,更是温情的表达——“别怕,我们在‘疫’起。”
诸如此类“人间烟火”,在这个不大的方舱医院里,还有很多……
擎好这艘生命的方舟需要两支桨:一支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另一支就是方舟上人们的乐观、坚强心态和必胜的决心。这里的人们是医生、是护士、是患者,是我们舱里的每个人。一点点温情、一丝丝暖意,让身处疫情中心的我们,能感受到生活被温暖对待,相信在闯关的路上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在“疫”起。
新闻评论员郭松明则认为,方舱医院像一个社会学实验,揭晓了医患矛盾的答案。这里构成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小型社会,这个社会是公益性的,遵循基本平等主义的原则,如世外桃源一般,让舱内的医患关系不同于舱外。
很多病人出舱后住进隔离酒店的第一天,有点怀念方舱医院,很多出舱的病友都说想回去方舱。让这些痊愈的人怀念的不是病毒带来的痛苦,而是方舱内的饮食、热闹的氛围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脱下厚重的防护服,离开了层层口罩的束缚,我贪婪地呼吸着,感受着新鲜的空气涌入我的鼻腔。我抬头看向镜中的自己,经过12小时的工作,我的头发变得湿漉漉的,口罩下的脸上满是压痕和红印,眼睛因为护目镜的压迫而微微泛红。但我突然注意到,我的嘴角分明噙着一丝笑意——那是一个疲惫、但又无比充实的微笑。
供稿苏睿昕王宛如
核稿党委宣传统战部
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提醒:
严格按序就诊,一医一患,听从安排,避免聚集,防止感染!需提前开检查者请到便民门诊,看检查请在自助机上另取看报告号。
公众号ID:fjqzd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