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35岁青年突发心跳骤停 40分钟成功救治,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ECMO团队再创奇迹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roporealmenbraneoxyenation)的英文简称,俗称“人工心肺”,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衰竭及呼吸衰竭,是目前急救重症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救治水平。
现我国能够开展ECMO的医院仍十分有限,限制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是ECMO技术水平要求高,设备高昂。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率先引进ECMO仪器,为目前花都区内唯一一家可行ECMO治疗的三级综合甲等医院,已成功救治患者超20例。近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一名年轻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CPR)无效,成功通过ECMO支持挽救了生命。
2022年3月8日夜间一名35岁男性,因胸痛1+小时,不省人事7分钟由家人紧急送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入室时患者无自主呼吸,心电监护已呈一直线。
由急诊科贺立新主任医师组织紧急抢救,及急诊科、心内科及ICU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经过积极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10分钟后仍未恢复自主心律,由ICU姚淑雯主任、许卓谦副主任医师、郑国营主治医师带领的ECMO团队讨论后认为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指征,于急诊行紧急VAECMO循环支持治疗,30分钟内成功运转ECMO,术后患者恢复自主心律。
但仍须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复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心内科肖俊会主任医师、ICU李东华主任医师等讨论后,建议行急诊PCI术,由ECMO辅助下转运至介入室由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行急诊PCI+IABP植入术,术中见右冠次全闭塞,术后返回ICU监护治疗,由于长时间CPR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顿抑,入院后前3天患者心肌收缩力低下,EF%<20%,泵功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经过ICU精细化液体管理及护理、亚低温脑保护、ECMO+IABP+CRRT+呼吸机支持等积极治疗,患者心功能渐恢复,第7天顺利撤离ECMO,并恢复意识,正常对答,四肢活动自如,无明显后遗症,随后转普通病房。第10天由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介入团队再次完成血运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
随着ECMO技术的发展,ECPR的患者逐渐增多,但现有资料显示成人ECPR总存活率仅29%,本例患者心跳骤停后常规CPR无效,濒临死亡,最后成功实施ECPR获救,并最终获得良好预后实属不易,病人成功的救治,离不开医院优秀的急危重症医护团队,包括急诊科、心内科、ICU、手外科在内的科室共同努力协作,专业、专注、先进的技术水平,精细化的管理以及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及配合。目前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已成功应用ECMO救治暴发性心肌炎、心梗后顽固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栓塞、重症肺炎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急危重症病人,并能实施院外ECMO转运救治,推动花都区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迈进一个新的台阶。
图:ICU
文:王淑香
编辑整理: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