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两个研究项目获得第四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
日前,第四届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揭晓,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首席顾问徐海青带领的儿保科科研团队、新生儿科主任夏世文带领的新生儿科科研团队,分别斩获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儿保科首席顾问徐海青及团队获奖的项目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生物标记的流行病学和早期症状及生物学标记研究》,该项目筛选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行为学标记,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制定本土化的筛查量表提供了依据,适合基层医疗人员及家庭监测和识别。通过近20年临床工作,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早期“医护教家”跨学科综合干预模式,大大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团队开发出新的基于孤独症结构磁共振图像的人工智能方法,其准确率达到84.9%,优化出敏感生物学标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ASD的分子机制,同时开发出新的基于网络特异性核心基因的药物重新定位方法,筛选出可能治疗ASD的潜在新药,在全国推广后得到了认同,填补了国内空白。
新生儿科主任夏世文及团队获奖的项目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母婴传播风险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研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夏世文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开展新生儿新冠相关的研究,并在《translationalpediatrics》发表世界首篇针对新生儿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相关研究的论著文章。该研究对确诊母亲所分娩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隔离方法做了阐述,虽暂未发现母婴传播证据,但提示分娩前仍应做好隔离措施,提倡产儿科密切配合做好产房复苏准备,为新冠病毒的母婴传播指明了方向,为确诊母亲所娩新生儿的救治和防护指明了方向。该篇文章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被引用次数已超一千次。同年11月,在柳叶刀杂志子刊《TheLancetRegionalHealthWesternPacific》发表论文1篇,对母亲患COVID19时的母乳喂养实践及母乳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未发现经母乳喂养传播SARSCoV2的证据,为疫情期间安全实施母乳喂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据悉,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由妇幼健康研究会发起,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同意,是全国妇幼健康领域的最高科技奖项。旨在激励妇幼卫生领域勇于创新的精神,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的良好风尚,促进妇幼健康科研成果及适宜技术的转化,对于提高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