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血液齐携手 共护母婴保平安
八月底的一个晚上,苏大附一院产科黄沁主任接到医务处通知,本省异地一个晚孕期的经产妇小华(化名)产检过程发现了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异常升高,异常白细胞74%,情况危重,现在来医院十梓街院区转运途中。产科值班医生立即准备起来,并同时联系了血液科医生。
午夜时分,孕妇急诊入苏大附一院十梓街院区产科八区。入院后产科值班医生详细检查了产妇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正常,无发热,胎动正常,神志清楚,胎儿监护提示胎儿宫内安全,急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远高于正常范围,并可见异常的白细胞,且伴有血小板减少和贫血。询问小华病史,小华曾入住了家里装修的自建房,但是她自述孕前体检白细胞结果正常,三月份产检白细胞也是正常范围,就在两天前产检发现血象异常,再次复查依旧提示白细胞过高,同时提示小婷中度贫血,因此第一时间急诊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考虑病人白血病可能大,为了预防感染,产科腾出单人间让病人入住。血液科及时会诊后,建议尽早终止妊娠和骨穿明确诊断。
病人入院那天是周六的半夜,第二天周日上午,高危妊娠组组长陈洁主任医师来病房,与团队一起为产妇做了详细的检查。根据病人是一个孕38周的经产妇,阴道检查宫颈条件好,可以进行人工破膜,尽早分娩,为接下来的治疗创造时间。破膜后羊水清,中午进产妇待产,医护人员全程在产房陪伴小华分娩,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小华的生命体征,当天下午14:35,小华顺产一女婴,重3400g,婴儿出生时状况好,哭喊有力,产妇也没发生大出血等异常情况,整个产程顺利。
生产之后,检查结果虽然表明小华病情没有进一步加重,但妇产科仍是再次请血液科会诊,并暂时先给予羟基脲口服。周一上午,血液科刘跃均主任来到病房为小华做了骨穿,这时血常规表示病人白细胞已降至82.26*10^9/L,但是血红蛋白还是只有69g/L。血液病研究所也加班给病人做了骨穿形态的分型和相关检测,周二的下午四点半骨髓穿刺结果还是不幸地验证了我们的最初猜想:小华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周三上午,妇产科陈友国主任和黄沁主任来到病人床边,关心小华和孩子的情况。对于这次住院及时有效的治疗,病人和家属非常感谢,本来以为肯定要剖宫产了,没想到还能平产分娩。两位主任也表示,而且如果有顺产的条件还是尽可能顺产,可以减少手术对疾病的影响。经过产科和血液科的通力合作,当日中午小华入住了十梓街院区的血液科病房,很快就完善各项化疗前检查,现在已经开始化疗中。
据了解,妊娠合并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期疾病,发病率仅为1/75000~100000,该疾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表现为疲劳、贫血、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有出血点或淤斑。白血病部分早期临床症状常常被妊娠所掩盖,极易被误诊为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良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造血功抑制,可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感染,败血症;白血病细胞淤滞使血栓风险增高,孕产妇出现DIC、产后出血、脑出血、脑梗死的可能性上升,进一步可导致胎盘血管阻塞,影响胎儿生长和生存,严重者胎儿流产及围产儿死亡。陈友国主任说,虽然得了白血病很不幸,但是苏大附一院产科和血液科强强联合、及时救治,为产妇创造当天自然分娩的条件,减少因妊娠带来的化疗顾虑,入院三天内明确诊断,及时血液科化疗。陈主任同时也提醒孕妇,尽量不要入住刚刚装修的房间。黄沁主任提醒产妇产检的重要性,以小华为例,发病时无不适,疾病主要通过常规产检发现,后经快速确诊后获得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