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完成省内首例“3D定制型补块”修复踝关节缺损术
9岁患者小杰不慎将脚伸进行驶的摩托车后轮内,导致后踝严重损伤,胫后血管断裂神经损伤,跟腱断裂,距骨斜断上半部缺失,后踝关节面缺损伴骨骺损伤。6月17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在全麻下为小患者完成了单独设计制造的3D打印定制型距骨缺损补块,避免了使孩子童年留下残缺。也使山医大二院骨科在尖端科技临床应用方面迈上新台阶。
小患者在受伤后,转诊山医大二院骨科急诊,经当班骨科总住院赵伟医生全力诊治,患儿创面很快稳定。骨显微手外专业组常文凯主任亲自主持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成功修复了创伤所致后方皮肤坏死缺损,解决了治疗组面临的第二个临床问题,为后续治疗奠定了良好的软组织基础。但踝关节结构性缺损成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也使负责孩子后续治疗的李刚副主任医师团队绞尽脑汁。针对此类伤情的传统治疗术式是关节融合,但针对年仅9岁的患者,治疗组难以做出融合治疗的决定,且关节融合对于孩子意味的将是阴影的童年和终生的残疾。
经多方查证资料和反复临床讨论研究,李刚团队将治疗出路选择在3D定制。3D打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然而临床应用尚不普及。治疗组结合本例患儿进行个案应用仍有顾虑,认为难点有四:一是患儿身体处于快速发育前期,目前医疗技术只能取得阶段性效果,发育导致的假体不匹配可能需要定期随访和多次手术治疗;二是关节区对修补材料摩擦系数要求很高,否则残留胫骨关节面磨损会很快;三是后踝骨骺损伤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四是距骨属于血供贫瘠型短骨,创伤、瘢痕和手术对血供的干扰后果不可预估。
相比同种异体骨结构性植骨修复术等备选方案,3D定制具备其独有优点:一是真正能做到缺多少补多少,最大程度还原关节结构;二是钴鉻钼材质接触面可为受伤关节提供其它方案无法匹及的接触面光滑度(摩擦系数最小);三是随着后期患儿发育以及未知的距骨缺血后果,始终能得到最佳匹配的定制假体进行后续更换。
经申报,反复进行临床细节和假体设计之间的沟通和修改,最终为患儿的治疗铺完最后一步的路程。双侧X线对比,患侧踝关节内高密度为预置占位骨水泥块。
6月17日小患者在全麻下接受了为他单独设计制造的3D打印定制型距骨缺损补块,弥补了残缺关节。后踝缺损及骨骺损伤等后遗问题,以及后续治疗和功能康复的道路也许还很艰难,但最大的困难已经度过,治疗组将帮助和陪伴小杰患者迈过人生的关键一步。
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李刚任晓辉编辑:吴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