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成功救治重症创伤患者
月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救治小组收到外院神经外科ICU求助,一位32岁的女性年轻患者,因车祸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左额叶挫伤,枕骨及颅底骨折,气颅,弥漫脑肿胀,右侧多发肋骨骨折,两肺挫伤伴积液与肺不张,腰椎骨折,骨盆骨折,腹盆腔积血,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仍然无法改善低氧血症且合并高碳酸血症,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请求后,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金钧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进行讨论,王俊主任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指出患者情况属于典型的创伤后并发重度ARDS、难治性呼吸衰竭,常规手段已经无法挽救病人生命,具备V-VECMO上机指征。由于患者合并重度颅脑外伤(sTBI),传统观点认为颅脑外伤(TBI)是ECMO的相对禁忌症。但国内外过去20多年发表的病例报告所构成的有限证据已经报道了ECMO在sTBI患者中的成功应用。近年来,通过流程的改进以降低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的风险,包括低剂量抗凝、无肝素使用和肝素涂层管路的进展,ECMO在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逐步显现。考虑到目前传统呼吸支持方式已经无法救治患者,慎重研究后决定,需要立即启动V-VECMO。
经过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护士长协调好全套物品,王俊、徐华两位主任带领助手、灌注师石兰春及跟台护士吴绪文立即前往患者所在的医院。到达该院后,经过充分沟通,立即为患者启动置管上机,经过团队密切合作,二十分钟内完成管路预充,置管、上机等一系列操作,患者血氧饱和度数秒钟升至95%以上,患者生命出现曙光。考虑所在医院缺少ECMO管理经验,经ECMO小组评估并得到患者家属同意后,拟转运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从接到求助,到患者平稳转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前后不过3小时,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应急与娴熟配合能力。
ECMO上机,仅仅是ECMO患者治疗的第一步。由于是颅脑外伤合并胸部外伤的创伤,且患者存在顽固性尿崩表现,我们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权衡液体管理与内环境管理,如何权衡抗凝与颅脑外伤等创伤相关出血风险,如何俯卧位等。考虑到患者的复杂性,每日早交班都对其情况进行重点讨论,并由徐华主任治疗组具体负责落实。坚持不懈的俯卧位、精细化的气道管理与液体管理、精准化的呼吸力学监测及肺保护通气,结合脑氧监测、EIT与超声等可视化监测手段进行每日全面评估。
历时艰难的28天,度过了出血关、感染关等一系列关口,7月31日,患者终于迎来ECMO撤机;8月4日呼吸机撤机,气切接高流量氧疗;两日后气切接面罩吸氧;7日气切堵管,鼻导管吸氧;一周后停鼻导管吸氧,患者的肺在一天天好起来。
为使患者尽快康复,重症医学科护理与康复团队提前干预,肌肉电刺激、膈肌电刺激、关节活动度和肌肉训练、握力球、主被动训练仪、床旁坐立、呼吸训练等康复措施,根据患者情况逐步落实到位。为了患者身心同步恢复,实行多元化弹性探视制度,在护士、康复师、家属陪同下,尝试户外陪护。
经过全科室坚持不懈的努力,2024年08月27日,患者转入康复科。在病人离开重症医学科之际,家属为医护人员送上感谢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自成立ECMO团队以来,不断强化流程与过程管理,严把质量关,促进医疗技术质量提升,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年均开展例次数处于省内前列,整体存活率超50%,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强化技术创新同时,积极完善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目前我科ECMO团队数名成员在省级与市级体外生命支持学会担任委员,为江苏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副主委单位。近年来,重症医学科在金钧主任的领导下,以“苏州特色、学科一流、患者满意”为科室目标,坚持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以服务危重患者为中心,不断创新,开展各类新技术,坚持技术与人文并重,为重症患者托底,做好生命守门人。
部门:重症医学科作者:石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