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医者红】另辟蹊“静”|介入医学科成功开展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首例“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
65岁吴女士,因双侧乳腺癌行双侧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清除了双侧腋窝淋巴结。术后患者需进行化疗,但由于双上肢淋巴水肿,无法经双上肢静脉注射,也无法留置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后续的治疗。
患者及其家属心急如焚,咨询多家医院的答复是可以经颈静脉(脖子)或股静脉(大腿)注射或采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因患者每隔2周要进行1次静脉化疗,长期在颈部及大腿根部留置导管感染风险大,日常生活也有诸多不便;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费用较高,患者难以接受。
经四处打听,吴女士得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可以做一种留在锁骨处的PICC导管,患者及其家属随即前来就诊。介入医学科副主任罗丙权认真查看患者情况,对患者的CT和彩超等检查仔细评估后,告知患者可以做“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为后续的治疗开辟一条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
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12月15日,罗丙权及介入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正喜,成功采用双隧道式技术在患者右颈内静脉植入PICC导管,术后第二天患者顺利地使用PICC导管完成了乳腺癌术后的首次静脉化疗。
科普小课堂
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适应症有哪些?
(1)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
(2)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
(3)有双上肢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禁忌症的患者;
(4)需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等的患者;
(5)需输注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的患者;
(6)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的患者;
(7)家庭病床的患者。
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的优点有哪些?
(1)颈内静脉由于管腔宽大、走行平直,相比腋静脉、锁骨下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不易发生导管相关血栓事件、血管狭窄等并发症。;
(2)双隧道技术的两个隧道均在皮下,穿刺点仅2mm,不损伤大血管,出血轻微,且皮下隧道由两条隧道衔接而成,整个操作出血量少;
(3)颈内静脉内导管与隧道内导管形成“U”形弧度,而非“V”形弧度,避免了导管打折的缺点,保证了输液通畅;
(4)通过双隧道技术将导管的体表出口由颈部迁移至锁骨下区胸壁,隐蔽性好,衣物可以完全遮挡,满足患者隐私和美观需求;
(5)锁骨下区前胸壁皮肤平坦,皮脂腺分泌少,透明敷料与皮肤贴合紧密,头部和肩部的活动及各种日常生活护理对敷料不产生影响,敷料不易潮湿卷边和松脱,导管固定稳妥,不增加细菌感染和导管脱出的机会;
(6)较长的皮下隧道,导管在隧道中穿行,皮肤组织的收缩及结缔组织的包裹可对导管起到固定作用,因此导管不易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