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巧解颅底凹陷难题
近日,新湘雅脊柱外科颅椎专业组巧妙救治一名58岁颅底凹陷症患者。
家住湖南慈利的罗大爷十多年前出现不明原因的颈部不适,两年前双手乏力愈发严重,手部肌肉萎缩已十分明显,近一月双下肢行走无力,以至于需要拄拐行走。这些症状都让在天命之年的罗大爷饱受困扰,亦使罗大爷的老伴和子女心急如焚。十来年辗转10余家医院看病,未获得有效治疗,本次慕名来到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寻找新的希望。
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颅椎组组长、副主任医师李劲松教授接诊后,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查,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后,明确诊断为: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椎枕化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李劲松教授立刻安排患者入院,并请示脊柱外科主任邓幼文教授组织全科专家进行病例讨论,邓幼文指出:“颅底凹陷症是颅颈交界区常见的畸形,其中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并进入颅腔内的后颅窝,通常穿越枕骨大孔。这种异常解剖结构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和影响脑干及颅神经的正常功能。压迫延髓、颈脊髓或低位颅神经,造成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障碍,通常需要手术恢复颅颈区正常顺列,减轻延髓压力,给神经恢复提供空间。”
经过多次确认研讨患者的各项数据与影像资料,在医院多学科协调下,做好多种手术预案,以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
10月13日,由邓幼文、李劲松及王剑龙组成的手术医生团队,成功为罗大爷实施了“后入路枕颈融合+寰枢侧块间隙松解+寰椎后弓切除+取髂骨及枢椎棘突骨植骨融合术”。术者采用颈椎后路松解的方式,使侧块间隙分离达到9mm,再利用钉板系统强大的复位能力,斜坡枢椎角较术前增大25°,延髓腹侧压迫基本解除。随着寰椎后弓切除,枕骨相对水平化,小脑扁桃体下疝明显改善,圆满地完成了手术。术后经过一周的康复训练,目前罗大爷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价值引领、文化凝聚、情怀驱动、科技创新”的科训,饱含了脊柱外科人对医务工作内在价值和人文的追求。科训时刻提醒着医护人员,在专业领域追求卓越的同时,也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新湘雅脊柱外科医护人员将以众多患者的健康和福祉为己任,秉持着“厚德精医,止于至善”的精神,不断学习和探索,追求医疗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以精湛的医术和真挚的关怀,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治疗和服务。
科室:脊柱外科作者:刘杰灵刘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