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江苏省人民医院高春红获评第九届南京地区“十佳护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弘扬卫生健康崇高精神,全方位展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的良好形象,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团结凝聚医护人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切实担负起推进健康南京建设、保障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由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南京医学会、南京医师协会、南京护理学会联合承办了第九届南京地区“十佳医生”“十佳护士”评选活动。近日,评选名单公布,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高春红荣获第九届南京地区“十佳护士”。
高春红,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扎根临床27年来,高春红在护理岗位上倾注了全部精力和热情,诠释了一名护理工作者的坚守担当和钻研创新。
严把护理质量关学术科研结硕果
2021年,高春红走上护理部副主任工作岗位,负责全院质量控制,构建全院质控网络,进行目标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安全事件监测,排查安全隐患,构建安全堡垒;组织多学科护理查房,提升护理品质;发挥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功能,实现日常工作轨迹可视化。
作为江苏省护理学会老年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护理学会老年专委会主任委员,她积极参加省市护理学会工作并带领全体委员开展系列活动如参与老年相关教材编写、全省护理岗位及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调研等。除了日常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管理外,她坚持学术研究,在护理科研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共发表核心和统计源论文20余篇、SCI1篇、主持省市级课题8项、获批专利17项、发明专利2项、新技术新项目7项。
悉心关爱聚焦需求改善提升患者感受
立足需求,关爱患者,高春红积极参与并指导危重患者抢救和护理,通过现场管理、目标管理、重点督查、PDCA等,进行质量控制,开展提高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遵循率活动,通过改进沙袋固定装置,设计锻炼器具,运用思维导图教育等,上肢功能锻炼遵循率由改善前59.87%提高至89.17%,促进患者康复。
开展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完整率活动,通过修订交接班流程、细化交接班内容、推进信息化交班等,床头交接班完整率由改善前88.86%提高到97.5%,患者安全得到保障。工作中处处创新:如改进心电监护病员服,避免了导线损伤。设计桡动脉穿刺术后功能锻炼装置,缓解了肢体肿胀等。
高春红带领的老年科护理团队获扬子晚报评选的“百姓满意护理团队”,并多次获院内优质护理先进集体、护理质量优胜科室、健康教育先进科室等。她本人也获得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突出奉献个人、护理满意度优秀个人等称号。
临危受命驰援一线肩扛责任勇毅担当
2022年4月4日凌晨,高春红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江苏省援沪核酸采集队江苏省人民医院分队领队,带领152名队员星夜集结,驰援上海。至此,她成为了日行600公里,车程10小时,高强度工作往返的最强通勤人。
十四次的援沪采样,见证了沪宁线上的星夜和黎明,她和队员们坐着三轮小车,在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路边商铺等地进行核酸采集,在封控楼采集时,除再三叮嘱队员们要严密做好防护外,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作为领队,每次出发前晚上基本不休息,担心对接的上海居委联系不上自已;担心采集任务分工太迟影响采集进展;担心队员出现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处理等,因此宁愿“守着、看着”,也要保证队员们精神饱满、有序投入战斗!在队伍微信群里,在拥挤车厢过道里,她时刻提醒大家两两监督,确保防护到位,她常说:保护好自己才能真正的战斗。历时42天的一日双城,队伍完成940280人次及1227户入户的采集量,用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崇高职业精神。
30℃高温,她和队员们一起去露天广场采集核酸,从接驳车上下来,瞬间感到头晕眼花,防护服内汗如雨下,经验告诉她,可能中暑了,但连续作战的韧性和恪尽职守的担当让她明白此刻决不能倒下。稍事休息,视线逐渐清晰,就立即投入工作。夜幕降临,全队所有采集任务完成,她开始清点人数,统计工作量,安排返程事宜,事无巨细,疲劳和不适早被她忘记。为了让居民重视采集核酸注意事项,她创新使用手绘核酸采集图,以专业话语和轻松漫画给居民以提醒,被《学习强国》报道。她带领的队伍和她个人受到了人民日报、东方卫视、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收到居委感谢信20多封,锦旗3面,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证书。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她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核酸采集队员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又丰富了队员们休整时期生活,因工作出色,该临时党支部获得医院“优秀临时党支部”光荣称号。
玉成其事,鸿鶱凤立。高春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积极推行专科护理、人性化护理,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医德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在护理这个平凡岗位上,她展现了不平凡自我,用对护理工作全部的爱,在护理服务中谱写最美篇章。
来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