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中心医院荣获全国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创新案例演讲决赛一等奖
近日,2022年护理高质量发展及安全管理学术论坛暨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创新案例演讲决赛在苏州举办,朝阳市中心医院分娩室静脉输液护理创新案例荣获一等奖,创省内最优战绩。
本次论坛由中华护理学会支持,中华护理杂志社主办,主题为“质量安全发展”,论坛聚焦护理高质量发展、护理安全管理等主题,分享护理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新理念,以共同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
据了解,此次大赛全国共29个省115家医院参赛,朝阳市中心医院创新案例“畅通无阻--为生命护航降低产妇分娩期间静脉留置针的脱管率”,通过初赛后由省护理学会推送至中华护理学会最终进入决赛。此次代表辽宁省参加决赛的有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沈阳市儿童医院、朝阳市中心医院。比赛中,朝阳市中心医院参赛选手分娩室助产士杨玲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风貌进行了精彩的演讲,经过四个小组的激烈角逐,最终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此次外周静脉输液护理案例创新灵感来源于朝阳市中心医院的护理临床工作。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因巨大的生理性宫缩痛,易导致产妇烦躁不安,不能自控,输液管路被牵拉,致使留置针脱落;分娩过程中产妇大量出汗,输液贴移位,粘附性下降,边缘卷起,甚至脱落导致留置针脱落;第二产程中产妇需双手握住产床把手用力,整个上臂用力时的着力点集中在手上,手部用力时,手背部皮肤绷紧.使输液贴与皮肤移位,粘附性降低,易致留置针脱落,手腕部在用力时易弯曲,活动度大,输液贴同样易与皮肤移位,粘附性降低,导致留置针容易脱落。不论产妇因哪种原因造成留置针脱落,都会导致输液中断,不能继续使用,需要重新穿刺,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静脉通路不畅,会让产妇错失最佳的抢救时机,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中要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以下,因此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既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也是产妇分娩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安全保障。找到原因之后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分析,最终制定了更换输液部位、改良输液固定方法两大对策来预防产程中产妇留置针的脱落。
美国INS2021年静脉输液指南指出,将孕妇设为特殊患者群体,应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可配合的护理,指南同样指出对成年患者推荐使用前壁血管穿刺并留置,这样可以增加留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的疼痛,有助于自我护理,并防止意外脱落和堵塞。所以我们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更换输液部位:选择肘关节下5cm至腕关节上5cm的前壁中静脉进行穿刺,因分娩时产妇用力,着力点在手部,易回血,故前臂中静脉进行穿刺。相对于手背部来说,这个位置静脉粗、位置高,出汗少并且在用力屏气时,相对活动度较小,不会影响输液贴的的固定,留置针不易脱出。
INS2021年静脉输液指南指出应对特定病人使用现场保护和或物理固定装置,指南推荐对于留置针的固定,除基础敷料外还应该使用某种固定方法进行额外固定以减少导管移位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们第二个措施采用了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即首先在前壁穿刺成功后在原有透明敷贴基础上,取长11cm,宽7cm的抗敏胶布,将中心裁6*4cm空窗,覆盖于透明敷贴上,使胶带四周边框各长于透明敷贴0.5厘米以加固透明敷贴的固定。将空窗中心置于穿刺点,便于观察回血及输液情况,拉伸胶布以固定住留置针。之后将延长管呈U型固定,用胶带高举平台法固定针柄处。胶布采用力学及美学的原理采用”一侧滚动法固定,这样可以使胶布处于紧绷状态并保持不松动。
此两项措施实施之后,我们以520例前壁输液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临床实验,实验组产妇采取旧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新的固定方法,实验结束静脉留置针的脱落率明显降低,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此措施实施之后产妇分娩用力及日常活动均不受影响且留置针固定牢固。
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因一个问题的解决而终止,而是在持续的改进当中,我们将此两项措施用PDCA循环模式实施到我们临床实际工作中,使产妇静脉留置针的重新穿刺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百分比,不仅我们静脉留置针的重新穿刺率明显降低,同时还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产妇造成的痛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对产妇产程中静脉输液问题的改良,我们不仅熟练了静脉输液的操作,而且锻炼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我们的护理工作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凡事都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去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切实问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问题无关大小,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节着手,从最基础做起,慢慢转变我们的理念,改变我们的行为,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荣誉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各级院领导、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以及所有人的辛苦努力。分娩室全体工作人员今后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助力护理质量与安全,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患者的福祉及满意度。
来源: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