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同济医院院长程英升教授荣获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4月27日下午,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表彰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大会表彰了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程英升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程英升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学硕士、工学博士、工商管理学博士后。现任亚太介入放射学会国际执行委员、第十六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对比剂安全和使用工作组组长、第十五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介入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医院协会常务理事等。获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医学领军人才。曾获人民日报社颁发“国家名医-优秀风范奖”;获“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杰出业绩奖”、获中华放射学会介入学组“中华介入大师”称号;曾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称号。
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奉贤区中心医院)院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党委常务副书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影像医学中心主任。
筑牢底线
统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
1.当好“急先锋”、巩固“大后防”,保障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
医院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无阻,设立急诊第二救治区、急诊第二临观区域、急诊负压隔离病房区,形成急诊患者分流联动机制,做到急诊急救医疗服务24小时不停诊。医防协同,全力保障危重症患者及时有效救治,设立应急血透室,为血透患者提供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确保封控区及管控区血透患者的医疗救治。推出长假期门诊不停诊、中午门诊连诊、开设日间化疗等服务,推进互联网医院服务科室全覆盖,实现跨院复诊、“志愿者”代配药、组建员工“药骑士”志愿服务队,解决疫情期间药品物流难题,全力做好市民就医的保障服务。
2.直面挑战、夯实“内功”,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疫情期间,医院成立了急诊、门诊、互联网医院、医院总机及咨询电话、“场所码”和人员管控等工作专班,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创建垂直管理“防控例会制度”,院领导和各工作组长每日召开两次例会,从线下到线上从未间断,有问题及时协调,并落实解决,基本做到“事不过夜”。完善“落实-督查-整改-督查”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例会决议不打折扣落实到位。加强疫情预警和监测,筑牢感控屏障。实行全口径网格化人员管理,率先发起使用“场所码”和“红黄蓝绿”四色通行卡、增设物理隔离,严格疫情防控各阶段院区、楼宇人员管理。加强全院人员感控培训、督查,在发热门诊和急诊等重点区域开展穿脱防护服现场监督和视频监督,建立院内三级新冠防控督查体系。
3.不忘初心、勇于担当,贡献同济力量
医院坚决响应号召,先后派出医务人员近600人次先后支援新疆、海南、成都和本市世博展览馆方舱、新曹杨方舱、金山天华方舱三家方舱医院,以及市公卫中心、浦东、中山医院等开展医疗工作。医院组建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伍,先后赴同济大学、普陀区、浦东新区、杨浦区等开展十余次核酸检测,采样近51万人次,为全力守护上海和全国的平安贡献同济力量。同济医院的抗疫工作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督察组的高度评价,“同济抗疫经验”也被上海市卫健委在行业内进行了推广。
着眼长远
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1.瞄准医院核心竞争力建设,提升人才厚度和学科实力
引育并举,修订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和引进管理办法,着力构建具有同济特色的人才发展格局。2022年以来,获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杰青1人、优青1人);面向海内外柔性引进人才2名。获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6项,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立“毛发医学中心”“变态医学中心”“球蛋白异常诊疗中心”等促进学科特色发展。医院在第五届“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榜单中位列全国第61位。科技影响力进入全国“百强”,其中14个专科进入全国百强榜单。2022年医院获批国自然项目数较前一年增加近两倍。
2.建立协调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精益化、发展高效能
在第五届中国医院管理奖评选中,最终有3个项目进入全国20强,并实现金、银、铜奖大满贯。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标杆,推动手术绩效分配改革。优化科主任月度绩效分配及诊次绩效激励办法,大幅提高了医生积极性和患者满意度。连续两年国家考核为A。
3.科学布局医院空间,差异化发展服务区域居民
推动了“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急救与创伤诊疗中心项目”的建设所涉及的三个地块的收储、划转工作。内科医技综合楼全新启用,合理规划院区布局,推进同济楼、甘泉楼、门急诊楼整体功能性调整和改建,更好地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考虑平战结合和急救、多功能可转化的理念搭建以急诊为核心支撑、多学科融合的“大急诊、大急救”平台,实现多学科融合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体系,发挥沪西北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功能,满足市民医疗救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