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新疗法,广东首例心房分流器植入成功实施
近日,在心血管医学部主任廖新学教授带领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团队完成一例心房分流器植入手术。据公开文献检索,这是广东省内首次使用这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手术效果良好,患者在术后第三天即出院。
▲心内科手术团队
73岁患者反复心衰入院
心房分流术助其顺利康复
一名73岁男性患者,近5年来反复因心力衰竭症状住院治疗。5年间,患者从起初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不佳,药物强化治疗无效,到后续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心源性猝死,已进入到心力衰竭治疗的终末期。心脏移植是最后的治疗方案,但患者年龄大,不适合心脏移植。
在廖新学教授主持讨论后,认为该患者左心衰竭严重,肺动脉压正常,引导左向右分流,减轻左心负荷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心房分流术可改善患者活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及减少因心功能恶化导致的死亡。有研究结果显示,心房分流术并不降低反而增加了心输出量,使用房间隔分流装置进行心房分流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廖新学教授带领下,龙明副主任医师、王礼春主任医师,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超声科姚凤娟副主任医师等协同完成华南地区首例心房分流器植入手术。该微创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先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右房压、肺动脉压,行房间隔穿刺术后测量左房压,建立左房或肺静脉轨道,再进行房间隔预扩张,最后选择植入分流孔径合适的心房分流器,术后评估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程度。手术顺利完成,效果良好,患者在三天后顺利出院。
▲心房分流器植入手术进行中
心房分流术:
未来器械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向
心力衰竭是各种慢性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心脏病发展到后期的共同表现。我国人口基数大,心力衰竭患者人群逾千万,若无有效的治疗方式,慢性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低于50%,急性心力衰竭五年死亡率高达60%。
针对这些患者的不良预后,尽管已有许多控制心力衰竭进展和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方法,但却仍然存在不足,还需进一步研发新的心力衰竭治疗器械,以解决目前仍然较高的患者死亡率(高危亚组每年20%-25%)和大量的心力衰竭反复住院率。
▲心房分流器植入图示
心房分流术是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对于许多患者而言,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受损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左心房压力升高,这被认为是各种心脏疾病状态的“最终共同途径”,适应症广泛。心房分流术通过在房间隔上穿刺一个小洞,形成分流,从而减轻心房的压力过载,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容易推广。这项技术有望成为心力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并改善广大患者生存现状的治疗方式。
来源:心内科
终审:彭福祥
上一篇:中山一院:服务人民健康这五年
下一篇:健康快车出发,首站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