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坏死、脑缺氧、没呼吸”他脚踏鬼门关……东莞最大CCU团队再创生命奇迹!
半个多月前
64岁的王先生(化名)因为突发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缺血缺氧性脑病
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至今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以快速的应急能力、过硬的急救技能,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引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展现了我院对于心脏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强大能力。
生死第一关:
“心脏坏死”,紧急转运
64岁的王先生,有着2年的高血压病史,1月18日,王先生突然经历了噩梦般的一幕。当天早上9:20,王先生突发剧烈胸痛,感觉胸前仿佛被一块石头压住,喘不过气来,没过一会便大汗淋漓,便立即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心电图检查,当地医生判断王先生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且王先生在就诊过程中还出现了心室颤动,生命危在旦夕。
当地医院立即给予电除颤、气管插管、药物溶栓等治疗,但王先生生命体征仍不平稳,血压低,考虑病情危重,经家属同意后立即转入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生死第二关:
开通绿色通道,急诊手术
中午13:18,通过急诊绿色通道,王先生被迅速推入我院导管室。心内科二区涂昌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早已待命在导管室,随时准备手术。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见血栓影。此时患者的血压低至70/50mmHg,且患者出现电风暴,以致反复室颤,团队紧接着一边反复电除颤、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一边为其放置了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和1枚支架,帮助接近停摆的心脏维持工作。整个手术争分夺秒,几乎是在与死神赛跑。
术前,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
植入支架后,血流恢复
生死第三关:
“缺氧性脑病”,心肺脑同治创奇迹
介入手术的结束,还远远不能代表心梗患者转危为安,尤其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引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虽然手术很成功,但王先生从发病到血管开通时间长,低血压及室颤发作频繁导致他出现了意识障碍、抽搐、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困难,氧合指数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甚至还出现了呼吸微弱,被转入心脏重症监护一区(CCU)进行进一步救治。
心内科CCU主任兰军介绍,患者出现了缺血缺氧性脑病、继发癫痫发作、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很可能会导致其无法苏醒,甚至成为植物人,或留有后遗症成为痴呆;该患者的氧合指数仅有78,救治成功的几率极小,治疗难度非常大……
紧要关头,刻不容缓,兰军主任指示:立即对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控制容量减轻肺水肿、减轻脑细胞水肿、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防治癫痫、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在接下来的日子,医生们反复进行会诊,组织科室讨论,及时复查各项指标,完善相关检查,并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为了更好地看护患者,每班都有一名护士专门负责王先生的一切护理工作。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16天的努力,王先生终于清醒了,顺利的拔除胃管、撤掉呼吸机,并且可以正常地进行对话交流。“这次的成功救治也算是一个奇迹,像他现在没有明显后遗症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这离不开团队的整体配合。”兰主任感叹。
在王先生康复出现的那天,他的家属送来了一面写有“精湛赛华佗,妙手回春创奇迹”的锦旗,感谢心内科团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并高度赞扬了我院心内科团队精湛的医术以及高尚的医德。
科普小讲堂
心内科CCU主任兰军介绍,一般情况下,心梗发作之前都会存在一些前兆症状,如果及时发现身体的异样,及早发现病情,关键时刻可救命。
心梗的早期症状
胸痛是心梗最先出现的症状之一,多发于饱餐、情绪激动、运动后,如果持续不缓解,或在休息时突发胸闷、胸痛,则特别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心梗患者大多有心绞痛病史,倘若心绞痛症状近一个月内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之前更加频繁,且疼痛部位往中间靠,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出现了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则要引起高度怀疑。
部分心梗患者在发作前没有其它不适,但会突然出现憋闷、乏力、冷汗,伴有心慌、气急等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当发现上述类似症状,则可能是心梗发生的前兆。
少数患者在心梗发生时的疼痛不典型,表现为突发上腹痛、肩背痛,甚至牙痛,不能得到缓解时,也会诱发一系列的全身症状,例如:冷汗、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如果疼痛同时伴有这些症状时,多数属于心肌梗死发生的状态。
兰主任强调,心梗一旦发生,时间就是生命,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近送往胸痛中心治疗。一般来说,心肌梗死20-30分钟左右,心肌细胞就开始坏死。心肌细胞一旦坏死将不可再生。如果心肌细胞死亡过多,心脏就无法恢复跳动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心梗?
1
控制“三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后会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三高人群”应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2
均衡饮食
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饮食、保持心情愉悦,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从根本上杜绝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避免心肌梗死。
3
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是心梗出现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饮酒,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增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4
增加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减少很多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减轻体重,降低心肌梗死几率。
5
保证充足睡眠
生活中要劳逸结合,不要经常熬夜,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
科室简介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是东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挂靠单位,心血管内科是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东莞市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疾病质控分会常委单位、东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委单位,先后创建为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衰中心、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在我市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科室位于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大楼,拥有全市规模最大的CCU病区、全市首家心脏康复中心,极大地满足了区域内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和各类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需求。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大楼作为东莞市心研所所在地,设有心血管病流调中心、中心实验室、遗传实验室等科研部门。大楼设有标准直升机停机坪,打通市内15分钟,广深30分钟急救圈。
心内科现有医护人员44名,其中医生14名,护士30名。医生中正高职称人员4名,中级职称8名;博士2名,硕士6名,硕士生导师2名,是一支技术精湛、科研实力过硬的卓越人才队伍。目前,科室已成功引进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颜红兵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郭惠明教授两大高层次团队。现在,这支享誉全省的心脏病治疗团队在心血管介入微创治疗(包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各种类型的起搏器植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质性心脏病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治疗,左心耳封堵术等方面掌握着先进诊疗的核心技术,成功挽救了大量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成为本地区最优秀的“救心团队”之一。近三年每年完成各种介入诊疗手术3000余例,年门诊量约3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近4000人次,成功挽救大量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成为本地区最优秀的“救心团队”。近五年以来,心血管内科先后承担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结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篇,SCI论文10篇。
供稿:姚耀聪
校对: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