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实录之重症医学篇丨重症人用坚韧和担当铸就疫情救治的钢铁长城
“人们常说,ICU(重症监护室)
是一道冰冷的大门
那是生和死的界限
而重症人就是那个生死界限的守门人
与死神赛跑、与死神搏斗
忙忙碌碌,昼夜不分
他们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危重症救治力拉满
“医院指向哪里,我们就冲向哪里。”这是重症医学科里大家一致的口号,同时也道出了近一个月来科室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近期,随着新冠感染人数的激增,医院迎来重症救治高峰,重症医学科满负荷运转。在这里,随时听到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呼吸机的嘶嘶声、监护仪器的滴答声、警报声。
为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12月底,重症医学科开始加速搬迁新病房,快速扩充重症患者救治力量,充分整合床位、人力资源,迅速调配呼吸机等救治设备,尽最大努力确保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所有人都是怀揣信念坚持,多收一位患者,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和一个家庭。”科室里的年轻小伙子林树景讲道,因为上班时候大家都忙到不可开交,下了班的他每天主动留下来,整理物资,只因为要确保尽快完成搬迁,就能有更多的病人得到救治。
重症人身上肩负的使命担当
如今的抗疫和三年前抗疫截然不同,医护人员要承受自己感染的同时家人也被感染的身心压力。但他们别无选择,就像战士要上战场打一场硬仗。
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排班也和其他科室一样,迎来史上最难。全科医护人员几乎都已“阳过”,但为了保证患者救治,都在坚持带病上班,互相补位支援,实在扛不住了,休息半天或者几个小时,烧退了就都主动回来上班。
“你回去休息一下吧,你都烧起来了,现在的人员配置还能正常运转下去的”。这是李发娟护士长在劝科室里的年前小伙子胡超护士回家休息。胡超从生病以来就一直坚持在岗位上,年轻的他也经不住病毒的毒打,体温一直高升,他仍然不愿意离开岗位,“比起我的病,他们更需要我,多一人上班,同事就会轻松一点,重症患者才能多救治一些,我年轻喝多点水就好了,护士长你不要再劝我回去了,让我留下来!”胡超坚定回答着。
胡超只是科室众多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在科室超负荷运转,最艰难的时候,科室没有一人喊累,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重症人身上肩负的使命担当。
一乐,爸爸希望你快快乐乐成长
重症人,换上那身区域服,似乎就与家庭脱离了,家人也许同样需要护理和照顾,但是他们还是毅然重返工作岗位,义无反顾选择坚守阵地,这是工作,也是责任。
2022年12月,疫情的冲击加上骤降的温度,让这个冬天寒不胜寒。也许是腹中的女儿感受到了爸爸的辛苦,听到爸爸的召唤,12月20日,卢俊宇主任的“小棉袄”在二附院出生了,给爸爸带来了这个寒冬里强有力的温暖。
12月开始进入卢俊宇妻子待产期,他却始终无法抽身陪伴妻子。为了随时参与患者抢救,他吃住都在办公室,在那儿安了“家”,累了就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下,休息够了就起来继续工作。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分钟就是数60个数字,但是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来说却能拯救一个生命,所以我一步不敢离开这里”卢俊宇主任讲道。
因为实在没人照顾妻子,剖腹产的妻子前后只在医院住了3天就出院回家了。
俗话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对于女儿的出生,卢俊宇主任是期盼已久的,早已在脑海里想象女儿出生的场景、女儿的模样千千万万遍。然而,就在女儿出生的期间,虽然仅仅隔着一栋楼的距离,因为工作,他还是没看上一眼。
卢俊宇主任给自己的“小棉袄”取名叫“卢一乐”,问起他名字的含义,他解释道:“就希望女儿能快快乐乐地成长”。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解释,却蕴藏一位老父亲的心酸和深情。
卢俊宇主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在妻子和女儿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但我们相信,一乐会为有这样的一个爸爸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因为生死攸关,所以没有丝毫懈怠
因为充满挑战,所以坚持迎难而上
因为相信奇迹,所以从不轻言放弃
感谢有你们,重症人
用信仰与勇气见证生命的涅槃重生
用坚韧和担当铸就疫情救治的钢铁长城
内容来源:宣传科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