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疫”线闪光——神经内科二区青年医护与死神赛跑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阶段新任务,海南省人民医院为缓解急诊及其他专科的重症救治压力,提升救治能力,2022年12月31日晚,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研究部署,将神经内科二区紧急设置为重症监护病区,专门收治需要机械通气的合并新冠的重症患者。神经内科科室主任黄仕雄及其领导的团队,星夜闻令而动,迅速组织隋志研博士、谢凌博士、胡诗俊主治医师及护理团队立即投入到收治新冠危重症患者的准备工作之中。即日便成立了以重症医学科田佳副主任医师为医疗组长,赵二义、黄丹副主任医师为二线医师,吴瑜、谢凌、林志川主治医师及众多一线医师、护师共同参与的医护团队,为急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截至1月18日,神经内科二区重症病房共收治机械通气的重症/危重症患者40例,平均每天收治2.5例。重症周转快,救治效率高。每天都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在脱机,拔管,转阴,转出。在这个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的青春队伍中,90后的年轻人超过三分之二,面对繁重的危重患者救治工作,他们挺膺担当、挑起重担,让青春的力量在战疫一线闪闪发光。
元旦凌晨,当人们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乐中时,神经内科二区却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准备好接收5台以上呼吸机的病人”,这是当天晚上落在神经内科二区护师罗小雀脑海中最清晰的声音,在海南新冠感染的高峰期,为保证急危重症的救治工作,缓解急诊及其他科室的重症救治压力,神经内科二区紧急被设为重症监护病区。
接到通知,神经内科二区及前来支援科室的医护立即来到医院集结,开始准备救治重症所需的物资和仪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的急救器材....,在一切筹备流程都迅速被打上勾后,神经内科二区重症病房的救治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元旦清晨,一声尖锐刺耳的警报从神经内科二区重症病房内传来,一名有肺癌病史的男性患者脉氧饱和度下降的险情,主管医生和护士迅速查看患者情况。该患者入院时的肺部影像检查呈现出大范围白色样病变,是典型的“大白肺”,同时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如果不能快速改善氧合,他将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为患者完成了吸痰、调节呼吸机、俯卧位通气等抢救措施,患者的脉氧饱和度迅速回升、各项生命体征逐渐稳定,青年医护们露出欣慰的笑容。
像这样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对于目前神经内科二区的医护人员来说,已经成为常态。在过去的半个多月中,神经内科二区的床位全部开放、满床运转,专门收治需要机械通气的合并新冠的重症患者。无论白天黑夜,病房里都能看到青年医护们忙碌的身影,看到他们为挽救生命上演的“生死时速”。
团结协作、争分夺秒、挽救生命是这个年轻团队秉承的信念。“少年强则国强!这些青年医护们斗志昂扬、精神饱满、信心十足,有冲劲、有干劲。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正能量让人敬佩。”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田佳为神经内科二区的青年医护人员点赞,他是此次神经内科二区重症救治医疗组的组长。
科室里的90后医护快速成长,他们挑起大梁担当重任,成为救治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为患者守住最后的生命防线。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战新冠
胡诗俊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团结是我们的底色,过去的半个月我们团队在抗疫一线坚守、夙夜奋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是大家的团结协作让我们有信心帮助患者战胜病毒。
我负责的患者中有一位已有90岁高龄,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在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迅速进展,刚入院时患者存在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吸氧浓度100%,病情凶险,家属甚至一度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在田佳、黄丹、赵二义三位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我们针对患者病情专门制定了治疗方案,鼓励俯卧位呼吸,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不断向家属告知病情恢复情况,在医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逐渐康复,最终转危为安。
刘艳慧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第一次接触这么多重症病人,个个都是可怕的“白肺”,好在我们有救治新冠危重症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工作,使我们不至于不知所措、失了方寸。小分子药物抗病毒、激素抗炎、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限制性液体管理、无创/有创呼吸机通气、器官功能的监测与管理等,我们一步步学习并熟练运用这些平时接触不多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思维。我和小伙伴尽最大努力去实践所学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只为能够帮助病人平安地度过危险期,帮助病情逐渐稳定、好转。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病人是神经内科二区29床的黄某某,来我科时已被判定为“双侧白肺”呼吸衰竭,是全科最危重、可能会随时去世的“病危”患者。后来,在我们团队的精心救治下,病人肺部渗出逐渐吸收,白肺逐渐改善,呼吸机支持力度逐渐下降,这让我们看到了治疗的希望。治疗还在继续,相信在我们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会迎来胜利的曙光。因为我坚信,我们必胜!
卢传森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大多数病人来的时候是上呼吸机的,在主任们精心制定的治疗方案及护士们无微不至的护理下,可以逐渐下调支持力度,然后顺利脱机、面罩吸氧,再逐渐下调氧流量,改鼻导管吸氧……指脉氧一直稳定在98%,复查胸片的病灶也在一点点地减少,这一系列可观的变化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看到家属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我作为一个医生感到最荣幸、最幸福的时刻,这些日子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攻坚战,让更多的家庭团团圆圆,过个好年!
杨柳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1月1日接到将神经内科二区设为重症病房的任务紧急而艰巨,我科全体和前来支援科室的医护迅速到位、连夜准备,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用青春书写责任和担当。
元旦当天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位75岁老年男性,因气促、发热1周余入院,急诊CT提示病毒性肺炎,患者呼吸急促,病情危重,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脓毒血症。在田佳、黄丹和赵二义三位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神经内科重症团队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下,6天后患者肺部感染好转,尝试脱机,经过6天脱机训练后,患者于12号成功脱机,目前面罩吸氧状态,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经过不断努力,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家属对治疗效果的肯定成为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
郑国贤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在海南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高峰期,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1月1日临时将我们神经内科二区普通病区转为重症病房,接收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及危重症病人。这半个多月以来,神经内科二区接收了数十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在田佳、黄丹、赵二义三位副主任医师的悉心指导治疗下,有很多患者有了很好的转归。当然,其中也包括我负责的一位81岁的新冠感染危重症患者,这个病人入院时双侧“大白肺”,当时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病情持续加重,次日予气管插管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程中还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消化道出血、双侧气胸等多种并发症,我们救治团队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入院后及时予抗病毒、机械通气、提高免疫力、俯卧位通气等多重治疗措施,经过半个月的艰难治疗,目前该患者已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看到家属脸上的笑容和对于我们医护的感激,我觉得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对于新冠感染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治疗,让患者有一个好的转归。
冯玉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扩散,重症病人数量不断攀升,神经内科二区勇担重任组建“新冠突击小分队”。作为去年8月才入职神经内科的专科医生,我不仅缺乏相关重症经验,而且对新冠病毒治疗的认识尚浅,一边积极参与救治,一边跟着认真学习成为了我的生活常态。我们迎难而上,不断提升救治技能,规范诊疗方式,经过半个月的奋战,大部分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并转危为安。
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一位70多岁的爷爷,曾经是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稳定,突然有一天病情急转直下,需要给予气管插管,家属也曾想姑息放弃治疗。在团队的积极救治和我的坚持鼓励下,每天都和家属传递病情好转的消息,告诉他们坚持救治一定能取得成功。近日老爷爷的病情已经好转,成功拔管,看着他能和家里人说话时候,我觉得我的努力是值得的。
一往无前,越是艰险越向前
罗小雀神经内科二区护师
2022年12月31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跨年夜,休息在家的我,接到领导的电话,神经内科二区要被设为重症监护病区,专门收治需要机械通气合并新冠重症患者,让我火速去科室待命上班,来到科室后看到阳了本该在家休息的蒋愈娇护长早就来到了病房,有条不紊地进行重症病人的收治准备,备呼吸机,协调仪器,准备各种物资,直到元旦凌晨我们顺利收治第一例重症患者。
面对患者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在抢救的过程中和我搭班的一位同事,是阳康过后回来上的第一个班,虽然期间一直咳嗽、呼吸困难,但她仍坚持顶着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我们全体医生护士都紧张而又不失稳妥地为病人进行治疗,与病魔抢时间,为每个重症病人经治疗后慢慢恢复而感到高兴。
家属对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的一声谢谢,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再苦再累都值得!我相信在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努力之下会战胜这次疫情。
张丽燕神经内科二区护师
1月1日开始,神经内科二区普通病房就转变为重症监护病房,从接收第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至今,我学到了普通病房护理工作中从未遇到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监护的宝贵经验和临床操作,我受益匪浅。
2022年12月31日晚上,我接到护长的临时通知,当晚还有好几名同事也同时接到任务,说今晚需要收治好几个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要提前到院做好相关准备,需要准备的仪器设备很多,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当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收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我们救治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经验不断丰富,二区护士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也逐渐趋于完善,护理流程将越来越顺畅,能为后续收治的患者提供360度的优质护理服务。
陈静茹神经内科二区护师
“准备好接收5台上呼吸机的病人”,一道通知正式拉开了我在危重病区的工作模式。接到通知立刻备床、备仪器,然后开始不停的接收新病人,建立静脉通路,留置管道,启动呼吸机,我们像陀螺一样的不停转动起来.....
“31床准备插管”,接到指令立刻配合,虽然是来自不同科室的我们,却能像多年相伴的同事一样配合并完成这道指令。
“33床准备俯卧位治疗”,2张床单5个人,大家一起喊着“一二三”,便将病人摆好姿势,看着血氧饱和度升至99%,心想“哇,真好”。
我们不辱白衣赋予的神圣使命,迎难而上、负重前行
王霞核医学科护士
元旦前往神经内科二区支援,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挑战,因为面对这些先进精细仪器的操作,我略显生疏。初来乍到,除了要适应这里的环境,还要学会各种仪器响声的判断和解决,这样让我初步掌握了抢救技术:如药品仪器的性能的操作方法;呼吸机的管道连接,观察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如何为患者深部吸痰,何时吸痰和注意事项,翻身拍背;气管插管的配合,各种急救药品的配置等,另外我们还要做好对病人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因为海口近期气温比较低,要叮嘱家属不能使用热水袋,电热宝、热敷等,以免发生皮肤烫伤。细节决定成败,患者的易受压部位,无创呼吸机面罩处皮肤、枕后、耳廓,留置胃管的鼻黏膜等部位的交接班及翻身时都要详细查看,认真做好交接班和记录。
当护士难,当好重症护士更难,但我相信我能克服这一切!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肩上有担当。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神经内科二区定当努力团结奋进、众志成城,汇聚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守护健康、点亮生命之光。
撰文/刘银银
素材来源/神经内科二区
审核/冯琼
责编/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