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健康锦囊 | 您有一份兔年出行叮嘱,请查收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
走亲访友的朋友们
都在关心这些问题:
南北毒株有啥不一样?
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会感染新的毒株吗?
“阳康”后的我会不会传染给亲人?
……
医生的叮嘱
请查收
↓↓↓
南北毒株有啥不一样?
目前我国主流行株为BA5.2和BF.7。两者在致病力上并无明显区别,症状不同更多取决于感染者的个体差异。此外,温暖的天气更有助于身体康复,也会让人产生“北重南轻”的错觉。
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主要还是奥密克戎的不同变异株。感染奥密克戎整体表现规律为,感染早期可能会有1至2天的发热,之后就会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3至5天基本缓解。基于国内外的数据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总体来说,重症率已经较之前的原始株德尔塔株明显下降了。因此,感染的是奥密克戎的具体哪个变异株,对人体的影响总体差异不是很大。
“阳康”后会不会重复感染?
“重复感染”也叫“再次感染”,是指新冠感染彻底康复后,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生了新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有传染性。通常来说,同一个毒株3-6个月内再次感染概率极低,因为体内仍有较高的中和抗体,就是感染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所以短期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比较低。尽管感染过了,新的病毒流行株来了以后,仍有可能出现再次感染,因此还是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
“阳康”后的我会传染给亲人吗?
首先你要确保自己是不是真的“阳康”了,可以观察自己的症状是否好转,比如头不疼了、嗓子不疼了、呼吸顺畅了,体温保持正常在3天以上,睡得好吃得好。另外,一般病程超过7天,连续2天核酸检测阴性,或者连续3天自测抗原阴性,满足这些条件,传染性就会非常低了。
如果实在担心传染给家乡的亲人,可以在不适的症状消失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返乡。返乡以后,看望老人还是需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免和老人、婴幼儿、孕妇等脆弱人群接触,最好带好口罩。
春节如何做好出行准备?
提前做好规划,尽量直达目的地,避免中转,减少在候车、候机大厅等相对密闭的空间滞留的时间,错开人员集中的高峰时间出行。
出门戴好口罩,携带消毒湿巾、免洗手凝胶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优先采用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购票或付费。妥善保存各种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候车和乘车期间,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面对面。尽量不在公交、地铁、火车、飞机上进食和饮水。如果长时间出行,需要进餐,要做好手卫生,注意与相邻的人员不要在同一时间段摘下口罩进食和饮水。
乘车期间,注意保持手卫生,少碰触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扶手、扶杆、车门、厕所门及把手等,触摸后,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及时做好手部清洁。乘车时可戴着手套,到达目的地后,应将手套摘下放在专用口袋里,以备下次使用,摘下手套后,应及时清洗双手。
条件允许,可打开窗户,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尽量选择空气流通的位置就坐或站立。
无论是否“阳过”,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喜欢我们记得点关注↓↓↓↓
明天小编会继续推送春节健康锦囊~
撰文:感染科陈丽
责编: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