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核酸检测团队:为这座城市战斗,很幸福
近日,哈市市民在社区安排下,有秩序地进行核酸检测。为做好核酸检测检验工作,哈医大四院检验科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更是调整队伍,做到“人停机不停”,全力支持抗疫工作。
据了解,1月14日开始,哈医大四院检验科姜晓峰主任、梁红艳主任亲自指挥,立刻启动紧急应急预案,调动全科室中坚力量,迅速组建了一支共计34人的核酸检测队伍,共分6组,4小时一轮换,确保了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24小时持续运行。
“这不仅是拼技术,更是拼体力的工作。”检验科新冠核酸检验实验室副主任医师薛丽告诉记者,当接到工作任务时,科室“80后”“90后”同事主动请缨,走上一线。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大家甚至都不愿多喝一口水,尽量减少上厕所的时间,所有人心中想的都是快点,再快一点,为尽快确定并阻断传染源争分夺秒。
“梁姐,你今天又霸占步数第一名了。”近日,薛丽对检验科主任梁红艳说道。梁红艳主任是这次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她从未休息,平均一天工作18小时左右。她总说放不下心,与其回家担心,不如和同事们一起参与。
薛丽医生介绍,很多市民对核酸检测实验室相对陌生,其实这里的工作很不容易。医院的实验室很大,为避免污染,都是按区域划分的,样本接收、核酸提取以及扩增均是在不同实验区域完成的。每一份标本从核酸提取到扩增结束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PCR仪器一次最多能检验96个样本,一组人员每天至少要做50批样本,这也意味着一组人员在检测期间至少在两个房间至少跑50个来回。实验室7台核酸提取仪、18台荧光定量PCR仪,除了消杀时间几乎24小时运转。每组工作人员都争分夺秒争取多检测些样本,给下一组人员减轻工作量。
“科室里每位同事每天走的步数都接近2万步,有的甚至接近3万步。在实验室里,穿着防护服操作非常闷热,有时被憋得感觉心发慌。大家脱下防护服后,里面的衣服几乎都会被湿透。”薛丽告诉记者,4-6个小时的检验工作并不是全部,出了实验室,他们的还需要做一些其他“后勤”工作,如为下一组进入实验室的同事准备试剂、耗材、辅助上机等。
“我女儿曾问过我‘妈妈你每天重复这个工作,不腻吗?’其实对我们来说,每一份样本都是独一无二的,能为市民做检验工作我感觉很满足。”薛丽告诉记者。
1998年的许洪莹是科室最年轻的成员,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她便迅速适应工作,并加入了防控工作一线岗位。21日13时,她和薛丽一起值班,开始了6个小时的核酸检测工作。19时,出了新冠实验室她们为下一批进入实验室的同事准备试剂、耗材检查核酸扩增结果等。“每一批检测工作都可能有需要复检的,所以出了实验室后,除了辅助下一班同事的工作,我们还需要确定是否有复检样本。”这一晚上陆续有南岗、道里等社区居民筛查的标本运到实验室,这批同事从新冠实验室出来已经凌晨3时了。为了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我们还需要把每次操作后的垃圾进行分类,高压灭菌后做好标记存放。薛丽告诉记者,全部工作完成离开医院时,已经是第二天7时左右。
“妈妈,我写完作业了,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宝贝听话,妈妈看你一眼就睡觉了,妈妈有点累...”薛丽回家时看到了女儿给她发的视频留言,她匆匆回了一个视频电话,看了女儿一眼,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薛丽介绍,她和爱人都是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防控工作开展后,他们把9岁的女儿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因为孩子大了,她已经能理解父母的工作。
薛丽告诉记者:“因为核酸样本一直在往实验室送,每个样本从接收到结果报告的发出都有时间限制,大家都想抓紧检测完。有时我也会感到疲惫,回到家沾枕头就能睡着,但来到单位看到同事们都在忙,我瞬间就感觉干劲十足,满血复活了。像许洪莹,昨天我们值班时,深夜时,她父亲担心女儿走夜路,时不时便会打电话问问她需不需要接。我的女儿也在等我回去看她,想着能为家人、为这座城市战斗,非常幸福。”